姜海蓝无语极了,“怎么这么指示路啊?” 所幸两个人还是顺利找到了车子。 把东西放进了后备箱,姜海蓝坐驾驶位,祝言蹊坐副驾驶,两人开车出了停车场。 扫码付款。 “才不到十块钱。”姜海蓝晃了晃手机。 祝言蹊感慨道,“这边停车费是真的很便宜啊!” 姜海蓝按照祝言蹊从老板那里要来的地址,直接开了导航。 导航指挥着她们七绕八绕出了城,上了高速。 —— “地下修了五层用来停车啊!”天幕上的世界果然人很多,车子也很多! “而且每一层都挺大的。” 姜海蓝她们绕一圈可花费了不少时间。 “地下修出来五层,结实吗?” “你怎么不问他们往上修了几十层,结实吗?” 看着姜海蓝她们驱车上了高速。 闲聊的人们忍不住再次讨论起了“灯”。 “他们那个世界怎么那么多灯啊?” “好像不管哪里都有灯,让他们晚上也能出行。” “确实,照得晚上和白天也没有差别,出去玩,赶夜路,都没有问题。” “所以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嘛……” “电灯,电灯,雷电之力真的是可以为人所用的吗?” “如果可以,是如何做到的呢?” “要怎样才能做到呢?” 有人忍不住向天幕伸出了手。 第42章 旅游五 长寿湖很大。 姜海蓝和祝言蹊坐在船上,感受着迎面吹来的清风,欣赏着湖面的景致、湖中的岛屿、远处的城市。 船只前行荡开了层层白色水花。 长寿湖的工作人员热情地为船上的游客介绍长寿湖,“我们长寿湖水域面积65平方公里,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 姜海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没记住工作人员都讲了些什么。 天幕下的人们倒是听得兴致勃勃。 人工湖? 听起来是长寿区的人们建造了一个湖。 为什么? 为了养鱼? 还是为了卖票给来玩的人? ——姜海蓝和她朋友进来之前花了一百多块钱买票,他们是看到了的。 不过不大想得通罢了。 姜海蓝拿着手机,调整了角度,对着湖水和岛拍了好几张照片。 祝言蹊指着远处飞速行驶的水上摩托,叫姜海蓝看。 姜海蓝循着祝言蹊手指的方向看去,“摩托艇的速度比我们画舫的速度快,你要去试试吗?” “不用了不用了,”祝言蹊笑道,“我们去前面看看吧。” 姜海蓝说:“前面的那些景也是人造的,感觉没有多少能看的。”她想了想,补充道,“不过这个湖太棒了,咱们来得很值!” 祝言蹊表示认可,“是的是的,钱是花得很值的。” 画舫在湖上游了四十多分钟。 差不多逛了大半个湖。 姜海蓝和祝言蹊都很满意。 她们搭乘景区的电动观光车继续前行。 也如她们所料,前边的人造景没啥好看的,不过有一架横跨湖面的吊桥给游客走着玩。 姜海蓝怀着兴奋的心情踩上了吊桥。 祝言蹊紧随其后。 两个人走到中间,姜海蓝有点虚。 祝言蹊乐道,“上次咱们走玻璃桥,你不是都走过去了吗?” 姜海蓝“呵呵”一笑,“走玻璃桥的时候我根本不看桥下面好吗!”她全程平视左右的风光。 除了吊桥,也就只有景区入口处的人造草地和花花比较好看! 黄的、粉的、白的、红的。 挂着风铃、长满藤蔓的木架。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雕塑。 姜海蓝望着前方,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言蹊,你帮我拍照!” 祝言蹊茫然转头,就见姜海蓝狂奔向前,站在八个大字前朝她挥手,“给我拍照给我拍照!要把八个字都拍清楚!” 绿植修剪而成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大字异常醒目。 姜海蓝摆好pose,脸上扬起了大大的笑容。 祝言蹊举着手机给她拍了好几张照片。 然后叫道,“海蓝你过来,我也要拍!” —— 汉初位面。 刚刚结束一场战役的刘邦嘴里叼着一根草,坐在斜坡上仰望着天幕。 他一条腿平放,一条腿支起,左手搭在膝盖上。 这两天姜海蓝都在旅游,轻松又快乐,他看着很调节心态。 也懒得动脑子。 就是姜海蓝她们吃了很多美食,那些看起来就很美味的食物,对于将士们而言很不友好。 刘邦只好给加餐。 负责粮草的人可是为难得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这八个字出现后,刘邦搁在膝盖的左手抬起,摩挲着下巴。 眼中闪过一丝兴味。 不知道是谁说的,这八个字还真是……越品越有味道。 初心是什么? 使命是什么? 如果由他来规定…… 刘邦嘴角上扬,脑子里快速地闪过了很多想法,可以充分压榨他的臣子们。 只可惜他现在不在长安,没法发挥。 唉,可惜。 —— 接下来去哪里? “长寿古镇?” “感觉古镇没啥好看的,你看咱们林城那个古镇,除了走得脚疼还有什么收获?” “三倒拐古街?” “昨天在洪崖洞走梯子走得差不多了。” “那菩提山和天台寺,你也没兴趣了吧?” “yes,不如我们去桓侯宫看看吧?”姜海蓝拿着手机,“百科说这个桓侯宫又叫张飞庙,始建于宋朝。” 张飞庙? 祝言蹊若有所思:“张飞庙啊,多少有点文化氛围,去看看。” 张飞庙? 三国之前的人们表示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三国之后的人们则感到惊奇,给张飞建庙?为什么是张飞不是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