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极限运动封神

第632章(1 / 1)

护目镜右下角小屏幕的数字也在天色渐黯的背景里不断变化着。

7231m……7429m……7516m……

很多人都以为到这里就已经告一段落。

【余这一次的速度真的很惊人】

有人晒出了自己整理的少年第一次攀登k2峰时间线,【只他用了大半天的速度完成了之前两天的攀登!】

【辛苦小鱼,快,我们到三号营地休息一下】

【三号营地到四号营地只差一段赛森巴斯克路线,海拔差都不到一千米,完全可以等休息好了再继续】

大家的关心并非没有道理。

整整一天,少年都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所以大家再清楚不过,整个攀爬过程,他只休息过寥寥几次,每次还都不超过十分钟。

中途也只吃过一块压缩饼干,就着被冻出冰碴的凉水而已。

高强度的体力消耗,能补充的就这?

【铁打的人也坚持不住吧】

不少观众忍不住叫苦,觉得这简直比酋长岩还苦。

也有人的注意力忍不住跑偏。

【说起来,我先呸呸几下,小鱼是不是一整天都没有出过意外?我感觉他就是这么走呀走,就抵达了这里。明明一路上都很危险,有些路段看得我心惊胆战,但他好像就是没出过任何纰漏】

如果说这样的零失误在酋长岩这种路线明确的山体上还算有可能实现,k2的冰雪可是一点都不讲道理。

【余曜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关心这一点的网友数量和关心劝停党平分秋色。

班开元见余曜又要停下来休整,喝口水,就使了个眼色示意戴维切换镜头。

正在议论的观众们冷不丁就对上了一张中年男人的脸,刚要奇怪发问,就看见对方拿出平板,点开一张密密麻麻的笔记软件界面。

屏幕越靠近镜头,就越能清晰地显示出图上蜿蜒崎岖的路线,以及路线旁边标注的工整小字。

字很小,内容也简明扼要。

班开元双指分开放大。

华国好心网友就在弹幕里简单地翻译了几句。

【asl5624,冰斗,绕行】

【asl5630,左侧悬崖,靠右行】

【asl5673,三点钟方向有冰塔】

asl是海拔above sea level的首字母缩写。

这份地图标注的详细程度惊人,比专业测绘人员更加贴近登山者视角,以至于观众们马上激动起来。

【为什么不给余带上?】

【有这份地图他肯定不会出错】

【可能带上了吧,电子地图,完全可以有备份】

纷繁的弹幕出现在手机屏幕上方。

偶尔余光扫过的祁望霄眉眼扬了扬,把膝盖上快要滚下去的睡猫往上托了托,干净温润的眸中就划过几分细碎笑意。

班开元也露出了一抹自豪的笑。

“我刚刚看见有人在问小余为什么走得这么顺畅,也有人在问为什么不把地图发他一份,”中年男人顿了顿,笑得更欢,“那当然是因为,他不需要!”

“因为这份地图就是小余在下山之后,凭借自己的记忆画出来的!”

班开元随随便便地在直播间丢下一枚重磅炸弹。

什么?

这是余曜在下山之后才纯靠记忆画出来的?!

观众们都不敢相信。

他们没有怀疑班开元说谎,也不怀疑余曜的细心和观察力,但那可是k2峰,世界第二高山,路线复杂坎坷,各式各样的拦路虎比人工游戏里设置的小怪都多。

余曜真的都能记得住?

他们有心否认,但地图明晃晃摆在他们的眼前,艾莫斯等三人都没有坚持过死亡区,但地图上从始至终都标注得清楚明白。

以余曜现今的身份地位,必然爱惜羽毛,绝不可能是由他人代笔。

【卧槽,终于知道小鱼为什么能同时兼顾体育和学习,不停学习新的运动照样成为顶尖选手】

【看来玩体育的不止要身体天赋,还需要脑力天赋】

【他都可以去参加最强大脑了!】

大家伙挖掘出了自己喜欢的选手的又一个闪光点,喜气洋洋地在评论区热议着。

雪山之上,3号营地。

余曜正把啃完一半的压缩饼干收好,装回包里。

干燥粗粝的饼干即使嚼碎了也拉嗓子。

他拧开保温杯瓶盖,抿了半口,才站起身,继续向前。

雪花一样的弹幕飘不到少年的眼前。

就算是飘到了,余曜大概也只会一笑而过。

攀岩和登山,道理相似,他当然要记清全部的路线。

但要说完全是下山之后才开始回忆,那确实就有些夸张了。

余曜每晚休息的时候都会在睡袋里复盘。

乔戈里峰上多风,连绵不断的风声扰人清梦,就算带上了降噪耳机,寒冷的温度也让人很难入眠。

余曜只好在半睡半醒间勉强休息。

既如此,他也就习惯了闭上双眼,在k2强劲的风声里回忆路线,一遍遍的回忆,翻来覆去的回忆,直至将每一步路线都完完整整地穿在一起,才稍稍松一口气。

如此一来,路线就会被彻底地印刻进脑海,无论是对登山,还是速降,都很有裨益。

至于为什么要画下来。

余曜有两重打算。

一来是记录和回忆,华国老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记忆力再好,也不能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