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华彩

满唐华彩 第1117节(1 / 1)

“什么?”

李齐物愣了一下,意外的发现,眼前的少年竟是个吐蕃人,且还是个奴隶。

他难以相信,那样美妙的笛曲,竟来自一个吐蕃少年。可乐曲就是这样,它是世上最讲究天赋之事,因此也是最为珍贵。

“唐诗,是唐诗,你念的?”少年追问道,眼神中满是憧憬。

“你喜欢诗?”

“是。”少年用力点头。

李齐物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野布东。”

“方才那曲子是谁教你的?”

“我,没有人教。”野布东很努力地说出他会的汉话,“我喜欢吹笛。”

说着,他把手里的笛子交到了李齐物手上。

让李齐物惊讶的是,那竟是一把极为粗糙的骨笛,白骨的质地不算好,制造时有了几道裂迹。

“这是鹰笛?”李齐物道:“你们称为‘惹’。”

“骨笛,我捡的骨头。”

李齐物笑了笑,递还了骨笛,从袖子里拿出一个随身携带的埙。

他向野布东点了点头,随即吹奏了起来,吹的是李隆基谱的一首曲子《倾杯乐》。

论技艺,他比野布东高超太多了,可这番吹奏,他自知自己的吹奏不能向野布东那样完全沉浸至曲中。

一曲罢,李齐物把埙递在野布东面前。

“赏你了。”

野布东大喜,眼神里绽出惊喜的光芒,却问道:“真的?”

“赏你。”

这马上就成了野布东拥有的最珍贵的东西,他连忙双手接过,擦都没擦就放在嘴边吹奏起来。

同样是《倾杯乐》,第一次吹奏,他非常不熟练,有很多的错误与瑕疵。然而,他的曲子里,却莫名地多了一份情感,一种更打动人心的东西。

李齐物满意地抚着须。

他曾听说,安西那边有人会到茫茫大漠里去寻找宝石,虽然极可能成为风沙掩埋之下的白骨,却也有极小的概率找到旷世珍宝。

这个吐蕃少年野布东,就是他找到的珍宝。他打算将他献给太上皇。

讨要一个奴隶,李齐物只需要与奴隶的主人商量就好了,他以十斤茶叶,就从朗结赞手里买下了野布东。

“不值钱的奴隶,我想捉多少,就有多少,吐蕃种不出的茶叶,值钱。”朗结赞如此说道。

带回了野布东,李齐物招来通译,对野布东说了一个故事。

“我在竟陵当太守的时候,遇到一个与你很像的人。他出身卑微,相貌丑陋,但我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才能,茶道。经我赏识,他如今已成了名播四海的茶圣,你早晚会听说他的名字,他叫陆羽。”

野布东激动地张了张嘴,道:“陆羽,茶圣,我知道。”

这是一个好学的奴隶。

“你会是我发掘到的下一个陆羽。”

“我,不会泡茶。”

“你会演奏。”李齐物道,“我会把你献给太上皇,他很快会再次君临天下,而你可以成为他最喜爱的乐师,你知道梨园吗?”

野布东摇了摇头,可显然对这件事极为感兴趣,紧紧盯着他移不开眼,眼神发亮,满是好奇。

李齐物不由笑了笑,耐心地说了梨园是什么样,说了天宝年间的乐曲之盛。

野布东听得如痴如醉,甚至激动到浑身颤抖。

他若是达扎鲁恭,一定要拼尽全力,挥师东进,助李隆基复辟。

那样的一位曲技高超的君主,哪怕是助他吞并吐蕃,野布东都觉得理所应当。

可惜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奴隶。

不要紧,那些大事达扎鲁恭与李齐物会办成,而他,只要去往长安叩拜太上皇就可以了。

大军再次进行,野布东已然满是憧憬。

然而,三日之后,前方有消息传来,完全出乎了达扎鲁恭与李齐物的预料。

***

“唐主与太上皇都驾崩了,李倩已经登基称帝……”

“什么?!”

李齐物惊呼一声,摔坐在地上。

他押上一切,下了赌注,可仅仅就在这一开盘的一瞬间,他就输了个精光。不像有些赌徒至少还是一步一步慢慢输的,享受了过程。

李隆基、李琮、李亨、李俶全死了,他连任何可以投靠的人都没有,又无法取得薛白的信任,再回长安只有死路一条。

李齐物无心再听情报,只顾思考着自己前途,思来想去,他决定逃往安西。

然而,他正要开口请求,达扎鲁恭已倏然起身,下了军令。

“传令,全军立即进军,急袭长安!”

达扎鲁恭竟是一扫原本不急不徐的态度,不打算攻打沿途任何州县,要直驱长安。

于他而言,此前还存着作壁上观,渔翁得利的心思,现在唐廷内斗的结果已经出来,他得以最快的速度攫取胜利的果实。

“将军,我想去安西为你……”

“想走?”

达扎鲁恭竟是一把拍在李齐物的肩上,道:“你也是李唐的宗室,想不想当皇帝?”

“什么?”

“我其实离得很远……”

李齐物话音未落,就已被带了下去,甚至没有一个拒绝的机会。

或许是吐蕃军逼近的消息真的吓到了薛白。

就在次日,前方再次有消息传回——

唐主御驾亲征,迎战达扎鲁恭了,业已行军过了醴泉。

双方竟在这般猝不及防的情况下狭路相逢……

第583章 守土之战

傍晚,两百余骑兵赶到了西泾河南岸一个荒废的村落。

为首的将领翻身下马,骂骂咧咧。

“啖狗肠,若叫老子拿到高晖,将他用马蹄踏成烂泥。”

这正是郭子仪的第三子郭晞。

不久前因高晖泄露军情,唐军败于吐蕃,秦陇防线出现了混乱,使得达扎鲁恭率了一支兵马杀入关中。

因此事,军中对郭子仪颇多非议,郭晞接受不了那些言语,认为高晖又不是郭氏的旧将,且在郭子仪镇守秦陇之前就已经是泾州将领,甚至早就暗通吐蕃,如何能怪罪在郭子仪头上。

可军中不管这些理由,胜就是胜,败就是败,唯一洗刷耻辱的办法就是击败蕃军。

现今郭子仪还在重整败兵,又担心达扎鲁恭长驱直入,一边分派小股兵马寻找其主力进攻的路线,尽最大的努力试图拦截吐蕃军。

郭晞是得知高晖曾经探查过平凉、邠州一带的兵力布防,因此顺着这边一路追来。

他也是急了,这才舍下了步卒与辎重,只率精锐骑兵赶路。

一路上骂到口干,他在村落中一间破败的屋舍里坐下,拿起水囊才来得及喝一口,探马就兴冲冲地赶了回来。

“将军,探到有大股兵马行进的痕迹,在那边。”

“随我去看看!”

郭晞放下水囊,大步就往西泾河赶了过去,站在岸边拿千里镜往对岸望去,果真看到了大量的脚印、粪便。

他放下千里镜,有心想过河看一看,一时却也不得法,遂向探马问道:“摸了吗?热的吗?”

“摸了,凉的。”

“多硬?多干?”

“捏碎了里面有点稀,应该已经两天了。”

“追。”

郭晞当即下了令。

他军中马匹已经跑了一天,夜里也不能奔跑,只能慢慢行进。倘若达扎鲁恭急赶向长安,显然是不能拦住。

于是,他又连忙派了两批哨马,分别把消息递给郭子仪与长安。

其实达扎鲁恭是否从这条路线走并不确定,各个方向都有类似这样的消息送到中军,常常能让统帅混淆,郭晞能做的就是如实禀告,考验郭子仪的判断力。

队伍连夜行进。

郭晞治军虽然不严,常有放纵士卒抢掠之举,但在士卒中的威望确实不错,关键时候能带得了队。

随着行进,他们已离吐蕃军渐渐近了,但他们体力却渐渐告竭,携带的口粮也吃完了,离后方的步卒辎重越来越远,即使追上了吐蕃军,也根本无力一战。

到了次日,前方果真遇到了一支兵马,郭晞反而不敢靠近,而且还担心对方发现自己,着实是叶公好龙的心态。

“偃旗,息鼓,先等探马到高处看看那是哪路人马。”

“将军,对方的骑兵已经过来了。”

“娘的。”郭晞吩咐道:“到山坡上去,占据高处。”

过了会儿,对方的骑兵过来,却是白孝德正在前面,邀郭晞合兵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