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菜农逆袭

第271章 老吴回来了(1 / 1)

空荡的卡车前,人也放松了下来。

时间也还早,李才说道:“我们去56号看看吧,反正也顺路。”

李明坤也说:“走,去看看,好久没去那边了,也不知道现在啥样了。”

郭满仓也跟着附和。

只卖了一个小时菜,就让两个久别菜市场的老鸟找回了激情。

陈家志也是这个想法。

如今看来,这菜不愁卖,手里有稀缺的品类,卖起来更是如砍瓜切菜般轻松。

在江南,荷兰豆也是卖的1.5元/斤,一个小时就斩获了7500元。

这让一行人对56号档口也有了更多期待,那里除了荷兰豆,还有近万斤青菜。

“别急,别急,一个个来!”

“今天货多,来得早的都有份。”

56号档口也早是一片火热。

装荷兰豆的车停在了档口里,跃进轻卡则直接停在了通道,再加上来往的人流和运输工具,周围的交通都一度堵塞。

陈正旭、薛军、戚永锋带着两名菜工和两名临时工也忙成一团。

来菜品类丰富,总量多,来买的人也多,很多人还是冲荷兰豆来的。

以往每晚只有300多斤,今晚来了5000斤荷兰豆,被压制住的需求彻底爆发了出来。

这也带动了菜心、芥菜和新上的芥兰的销售。

档口来卖菜的人也不少,但也一度有些慌乱。

菜多,品类多,人多。

你喊你的,我做我的,各自为战,但陈、薛、戚三人也都经历过火爆的卖菜场景。

慢慢的稳住了阵脚。

很多人觉得批发蔬菜是‘粗活’,不需要太多技术含量。

但其实这很考验精细化能力。

从接单、配货到送货、运输和交付,环环相扣,一个环节掉链子,全盘皆输。

尤其如今市场上并不缺替代品,即使是荷兰豆,普通市民也并不是非吃不可。

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

陈正旭想着昨晚上的培训,有些话还回荡在耳边,不由一遍遍提醒忙活的众人。

“分装配货快归快,但不要伤到蔬菜。”

“送货都靠谱点。”

“做事也都靠谱点。”

靠谱的背后,是强大的流程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

被薛军和戚永锋推上指挥位置的陈正旭感受到了这其中的不容易。

越想靠谱,就越不容易,但越靠谱,就越让人信服。

56号档口能赢得这么多人流量,就因为它在过去大半年时间里积累了名气和口碑。

即使他有几次长期断菜、档口长草的时期,但蔬菜品质、采收标准、品类专一等等要素依然是独一档的存在。

以往面对这火热的场景,都由小叔亲自坐镇。

陈正旭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个位置的份量。

每一次接单配货、交付收钱,都是一次考验,而靠谱正是要贯穿这一次次重复的过程。

时间流逝,陈正旭手心和后背都出了汗,配货分装的人也同样如此。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