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好一番竞价,这些辣椒才被预售完。
众人都很满意今日的结果,回到书房,祁盛看着签订好的订单合同和银钱笑出声,余平县的路终于要来了!
祁修文侍立在一旁,看着桌案上摆放的银票打心里佩服父亲想得周到!
如今是农闲时期,雇佣当地的百姓来修路再合适不过,一天三十文钱又管两顿饭,听到消息的百姓纷纷争着来报名,就怕最后名额没了。
等到过年时,余平县已拥有从乡镇到县城的八条宽敞平整的大路,百姓们喜不自胜,纷纷感念祁盛是天大的好官。
在修路期间,官府又鼓励村民扩大养殖,甚至还派遣专业的养殖户前往各村指点,等到过年,靠修路赚了不少银钱的人家也舍得杀一两只鸡过个好年。
而祁盛,如今在皇帝那也有了一个良好的印象。
大盛皇帝整日吃宫廷里的菜肴早就有些腻味,在初次品尝过加入辣椒的菜肴后不仅胃口大增,还慢慢吃上了瘾,甚至对于火锅也越来越热衷。
而皇帝的喜欢就像是一个风向标,在宫廷盛宴上品尝过辣椒滋味的高官达贵名门贵妇们也纷纷议论开来,辣椒在京城出了一个小小的风头,想必等下一季成熟,必然会引起众人的争抢!
二月末的时候祁盛又迎来一个好消息,有从边境赶来的商队带来了他想要的番薯!
商队当家人徐允言心思精明,知道番薯是个好物,他本打算把番薯带到江浙一带,卖给那里的高官,不过从路上听说了辣椒的事,心下便有了想法。
徐允言拱手道:“大人,自从小人上次听您打听可食用的粮食后就细心留意,这些都是小人用了大价钱换来的,名为番薯,作为主食再合适不过,小人又仔细打探了一番,此物不仅易于种植耐旱耐瘠,而且高产稳定,正是您想要寻找的珍贵粮种!”
祁盛查看了摆放在正厅的一筐番薯,的确正是他想要的东西,祁盛欣喜,满意赞道:“有劳徐员外了,不知这些番薯你打算以什么价位售卖?”
祁盛心里叹气,觉得这次番薯是买不起了,这次可不像辣椒,那两人不识货自然不计较多少银两,可这个徐商人显然有备而来,他预售辣椒的那笔钱光修路就花的七七八八,还真不能出高价购买。
不过祁盛也没有多少惋惜,番薯能在大盛推广开,百姓能吃饱饭,是不是由他出面也没有那么重要,他又不是除了做这些就干不出政绩。
再说他空间里还有不少其他作物,偷偷拿出来一二,以从商队购买为名义也不会让人起疑,毕竟不还有辣椒和番薯在前面打头。
可惜这次祁盛想差了,这些商人一个比一个精明。
徐允言恭维道:“大人寻找此物也是为了解民生之难,徐某佩服大人的高风亮节,听闻大人这里有种叫辣椒的食物(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