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第三百二十九章 马帅(1 / 1)

此次远征朝鲜。

按照朱元璋的原本的设想,只需要攻下对倭的重要港口。

用作跳板缩短大明与倭国的海路距离,更容易的施展马世龙的计划,挑拨南北两朝关系,从中获利,赚取大量白银。

并不需要真的将朝鲜打灭国,只需要给它来一记狠的,让他长长记性,在脑子里的记住。

老实的给大明当狗就够了。

毕竟朝鲜这地方在老朱的眼中,那就是的穷困苦寒之地。

也就要流放人的时候有点微末用处。

大半疆域都是崎岖山地,只有寥寥几处小平原适合耕种,但是又因为气候的原因,一年最多也就只能播种一两次。

打下它派兵驻扎想要自给自足都困难。

还需要从大明运送粮食过去。

而除了最重要的土地以外,其他之前的玩意,例如矿藏它也没有多少。

就算能开采,投入,开采,冶炼,运送,加工……赚到银钱根本就对不起这一番折腾,甚至可能还不够回本的!

要特产倒是有,高丽参和各种皮毛。

可这高丽参和皮毛一年能产出多少?

大部分都上供给了皇室,剩下的就算富贵人家疯抢,又能换到多少银子?

够给当地军卫的将士发军饷吗?

要不然你以为,朱元璋为啥要把朝鲜定为不征之国。

还不是因为它实在是太穷了,甚至就连鸡肋它都算不上,没有一点攻打的必要和利益。

所以他调拨给小舅子的大军数量,也是足够用就行,多了浪费。

除原就隶属于马世龙的效死营与神机营外。

再行抽调京营精锐步骑五万,山东备倭兵两万,共计十万大军!

并且在辽东,李文忠和汤和还另准备了三万兵马,可随时与马世龙遥相呼应,自辽东两面夹击。

可以说这样的安排。

按照朱元璋对朝鲜大体的了解,马世龙行军打仗的特点,是完全足够达到既定的战略目标的。

最多也就两三个月时间,就能给朝鲜来上一记狠的,拿下大明所需的港口。

可是朱元璋怎么想归他怎么想。

真正领兵作战的,还是马世龙这个不安分的主。

这么好的机会摆在他眼前,他会选择只给朝鲜一个记性,把白眼狼继续养着当狗玩。

朱元璋愿意,他马世龙可不愿意!

麾下兵力是不太富裕。

毕竟朝鲜就算再穷苦,也有几百万的人口,逼急眼了凑出几十万大军不成问题。

再加上在元廷统治期间,在其境内发布培育战马的命令。

使得朝鲜拥有大量优质战马,足够武装出数万骑兵,若是用的好了,也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但这些在马世龙的眼中,都不算是什么问题。

十万人就十万人,十万人有十万人的打法,想想逍遥津,想想玄武门,再想想老四。

更何况以少胜多的仗他马世龙早打习惯了。

朝鲜棒子!

他有的是办法料理干净…(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