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第三百三十二章 登州(1 / 1)

布包随便翻看了几份。

马世龙便又把布包还给了马忠,这里不是看这些的地方。

等到了登州港以后,他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地方看这些东西,现在还是要询问一下港口的情况要紧。

马忠对此也是早有预料,全都照实一五一十的回答。

神机营及所属火器,还有随军携带的大量辎重,现已全部抵达并以已妥善安置。

另外两万备倭兵也已集结完毕,甲胄兵刃全部配齐,就驻扎在登州卫以西三里处,马世龙当时可以亲眼看到。

还有按照马世龙之前的要求。

十五艘体积最大的海船也已经挑选出来。

并命工匠进行专门的改造,将神威大将军炮装载在上面,按照改造的进度的估算,最多再有三天时间就能完工。

马世龙满意的点了点头,忍不住又问了一下朝鲜那边的反应。

马忠又是立刻回答,根据锦衣卫传回来的消息,朝鲜现已做出了不少反应。

大规模的调配兵力,充实各重镇的防御,同时任命李成桂统军为帅,节制朝鲜大半兵马,防御戒备大明方面的军事动向。

不过或许是因为以往中原政权,攻打朝鲜半岛都会选择陆路进发。

在如今的辽东进军集结重兵,攻打现今朝鲜安北都护府,再以此为物资转运,战略后方,徐徐进发攻略朝鲜。

所以防御的重点,基本都在安北都护府一线,甚至就连李成桂都已准备动身,前往安州掌控全局。

根本没有想过,大明会选择由海路进发。

但或许是因为上次大明使团,是由海路抵达朝鲜,乘坐海船靠港的原因。

再加之这京畿港口距离开京太近。

纵然是携带辎重的大队人马,也只需要三天时间便能逼近开京。

所以京畿港的驻军,并没有调动的迹象,甚至因为风雨欲来的紧张气氛,港口的守军比往常更加的警惕戒备。

不过这些对马世龙而言,对他麾下十万兵马而言,并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

京畿港的驻军马忠和锦衣卫查的很清楚。

只有区区七千人,大小海船一百四十七艘,新旧火炮四十三门。

看着是不少,但这七千人马甲胄不全兵刃陈旧,海船虽多但制造工艺落后,最多只能容纳三千余人。

四十多门火炮,口径一个比一个小,射程最远也就不到一里多地。

与神机营的火炮相比,就是一大号火铳罢了。

说是乌合之众,土鸡瓦狗可能有些过分,但对于明军而言,对于此时军中的勋贵武将而言。

这么点人,这么点装备家底,最多也就算是个开胃菜……

把话问完以后马世龙让马忠他们原地休息。

等到半个时辰后,战马的体力恢复的差不多了,马世龙翻身上了另一匹战马,原先那匹跟在旁边。

下令全军跟上,朝着登州港进发。

风吹露宿赶路这么多天,不想睡个安(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