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浩洋打了个哈欠,手臂搭在顾诚肩上:“双盘零封,够吹一年了。”
“别得意,下一轮双打对手更强,”顾诚推开他的手,却忍不住笑了,“刚才第三局你那个穿越球,要是再低点就直接得分了,差点被卢卡斯碰到。”
“知道了知道了,教练附体,”于浩洋揉了揉头发,“说真的,和你配双打太省心了,我只要管好网前就行。”
顾诚抬头看了看渐亮的天空,星星已经隐去,远处的球场灯光次第熄灭:“双打是两个人的事,缺一不可。”他顿了顿,补充道,“明天单打加油,别被我甩太远。”
“谁甩谁还不一定呢!”于浩洋加快脚步,身影消失在球员通道的拐角。
顾诚跟在后面,球拍包上的国旗标志在晨光中微微发亮,如同他们脚下这条铺满荣耀与挑战的网球之路,在南半球的晨曦里,延伸向未知而璀璨的远方。
墨尔本当地时间,晚上九点。
澳网中央球场的记分牌在24小时内四次为同一个名字亮起——15岁的中国少年顾诚先后拿下青少年单打、青少年双打、成人单打正赛、成人双打正赛四场比赛的胜利,成为公开赛时代以来首位在单日完成“四冠王”的网球选手。
赛事组委会甚至为他破例,在澳网的官网对这位首次参赛澳网公开赛的少年进行宣传,以适应这位“铁人”的体能极限。
《泰晤士报》体育版头条:生理极限的破壁者:顾诚如何用物理学摧毁网球逻辑。
“当顾诚在成人单打决赛第四局发出210公里的外角ACE时,鹰眼系统显示其挥拍速度达到312公里/小时——这比F1赛车的起步加速度还要快。更令人恐惧的是,他在双打决赛中仍能保持90%以上的发球速度,这种肌肉记忆的稳定性打破了运动科学的现有认知。”
ESPN专栏分析:四维球员:顾诚的实力和对网球的理解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
“通过追踪其12小时内的478次击球,我们发现顾诚的落点预判准确率高达98%——普通职业选手的平均水平为62%。这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据,很难想象,一个人的控球能达到如此恐怖的地步。
还有他在双打网前的移动轨迹呈现出罕见的‘提前量’,仿佛能看到数秒后的球路,这种‘空间和时间上的预知能力’,让他在比赛中即便是不用任何球技也能如鱼得水,甚至于就连他的搭档于浩洋的截击效率都提升40%以上。”
《体坛周报》深度报道:从高一新生到网球新贵:中国体育土壤的基因革命。
“顾诚的父亲和父亲都不是搞体育的,他们甚至都不是运动员,可就是这种‘小世家’的基因组合,却造就了他0.05秒的反应速度(普通选手0.25秒)和1.2米的垂直弹(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