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拒当冤大头开始奋斗

172、深藏功与名(1 / 1)

说到这里,王子东像是忽然意识到什么了一般,诧异的问:

“鹏子,你说你名字中也有个鹏字,这跟我们村制糖厂的名字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有时候王程鹏也不得不佩服王子东的脑洞,偏偏他还真说中了事实。

就在王程鹏准备解释的时候,王子东却像是才反应过来一般,喃喃道:

“这不可能,这名字应该跟你没什么关系。”

“你又没在其中出半点力气,生产队长怎么可能以你的名字命名。”

“这应该就是一个巧合而已。”

王程鹏暗道王子东还真是想到一出是一出,不过还好,也多亏了他的憨憨,王程鹏倒是不用找借口去敷衍他了。

……

王家村要建制糖厂的事情仿佛热油中滴入了一滴清水,迅速沸腾了起来。

不出意外,这应该会成为王家村最近很长一段时间的讨论话题。

尤其是那些生长在地里的甜菜,原本万人嫌的它们,此时却成为了众人眼中的香饽饽,照料得别提有多好了。

有了公社的项目扶持资金,王福成的日子也是过得相当的滋润。

别误会,倒不是他在其中干了中饱私囊的事情,而是他终于不用为钱的事情发愁了。

这钱虽然不多,但是在这个绝大多数事情都可以自给自足的时代,想要开一座制糖厂却是完全足够。

毕竟人工可以用工分来抵,砖可以去村里的砖厂拖,木材可以去山里砍伐,

如此计算起来,建一座制糖厂竟然连几百块钱都不需要。

当然这还只是场地的建设,真正麻烦的却是相关的设备。

既然打算开制糖厂,那自然不能如王程鹏演示时一般,用口不大的铁锅在那里慢慢熬。

这样效率慢不说,更是极其浪费时间,很难满足制糖厂的需求。

然而对于制糖需要的设备,众人都是睁眼瞎,几乎没有任何了解。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尤其是作为甜菜制糖法“发现者”的王勇,他更是被众人寄予了厚望,却想不出办法,急得头发都白了几根。

王福成家中,王勇简直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半晌,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一般,对王福成说:

“爹,制糖厂完工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设备却还没有落实,这样下去根本不是办法!”

“你快想想办法,到底应该怎么解决这件事情。”

“要是村民们知道设备的事情根本没有着落,之前我们被捧的有多高,接下来就会有多惨。”

没好气的白了眼自己的儿子,王福成呵斥道:

“我当然也知道要想个办法,但是办法是想想就能想出来的吗?”

“也难怪程鹏说就算是知道甜菜能制糖也不一定有村敢跟风,光是这设备上的难题,就已经让我们焦头烂额,更不用说之后可能出现的意外。”

说到这里,王福成像是忽然反应过来了一(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