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陶志远的夸奖,王程鹏谦虚一笑:
“陶校长,你的评价实在是太过夸张了一点。”
“至于你之前要留着我的字当墨宝的话更是别再提,哪能把我自己夸自己的话裱起来?”
经王程鹏“不经意间”的提醒,陶志远才想起之前自己还对王程鹏的字不以为然来着,当即便羞红了脸。
尤其是之前那看似是在夸张王程鹏的话,此时更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直接扇在了陶志远脸上。
不过他的脸皮也是极厚,促狭一笑,便只当自己刚才什么都没说过:
“呵呵,王同志,你还是太过谦虚了一点。”
心里却是在盘算着,这字哪能不裱起来,必须临摹下来,摆放在自己办公室的最中央。
王程鹏却是不知道陶志远的小心思,低头看了下表,发现时间已然不早,当即便催促了起来:
“字如何无关紧要,内容才是真正的核心。”
“时间有限,陶校长还是赶紧瞧瞧这份材料的内容还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
经王程鹏这一提醒,陶志远这才如梦初醒,想起现在可不是欣赏书法的时候,自己竟险些耽误了正事。
他赶忙扶了扶眼镜,认真研读起那份手写材料。
这一看却让他心头一震,暗道王程鹏写得漂亮的可不仅仅只有字,还有那字字珠玑的内容。
王程鹏手写的这份材料看似普通,字里行间,却处处体现着团结同志、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又闪烁着又红又专的思想光辉。
最重要的是,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状元,他丝毫没有知识分子的架子,
反而用最朴实的语言,记录着这些年在地里田间的劳动实践,以及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的点滴。
那些被当做例子举出来的场景,既有对老农们耕作经验的虚心求教,又有对插队知青们手把手的农技指导,字字句句都透着工农结合的真诚。
陶志远仿佛看到了一位年轻的劳动模范,白天在田里躬身劳作,晚上在煤油灯下努力翻看书本,不断学习的身影。
这份材料不仅展现了王程鹏过硬的能力,更让陶志远感受到了他那颗扎根群众、服务人民的赤子之心。
看了一遍,陶志远还觉得有些不够,又重复看了两遍之后,这才合上了笔记本:
“王同志,难怪你能成为今年的高考状元,就这写材料的本事,就是我们学校那写了好多年材料的办公室主任都比不得。”
听着陶志远的夸赞,王程鹏却是一副荣辱不惊的模样,不咸不淡的说:
“感谢陶校长的夸奖,就是不知道这份材料中的内容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我好一并修改了。”
听王程鹏又一次提起了修改的事情,饶是陶志远脸皮厚,此时也不得不因为不好意思而涨得通红。
这份材料实在是写的太好,至少从他的角度上来看完全没有(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