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降临,繁华的新郑大街上,来往行人不绝,丝毫没有兵临城下的紧张,有人依旧在醉生梦死,不问世事,但也有人奔波劳碌,欲挽天倾。
月色朦胧,守藏室中空无一人,这处建在王宫角落的宫殿,除了最近出现的那个少年,已经有很长时间无人问津了,一处空荡荡的书架旁,有一道极其微弱的气息一闪而逝。
“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
今夜,在此处,有一少年趁着月色入梦了。
似乎已经熟悉了这种情况,再睁眼时,少年先是打量了一下四周,但很快他就皱起了眉头。
这一次,出现在他眼前的好似是一个书生,看着眼前家徒四壁的环境,他眼神有些异样。
寒门学子的故事,他的记忆中有很多,上学时老师经常拿这些,来教他们道理。
更多的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又或者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再者又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初闻时,热血沸腾,时时当做警世之言,不断砥砺自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渐渐散去,便又恢复常态。
如今再想,却多了一丝慨叹。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就,自然离不开坚韧不拔的意志,但想要鱼跃龙门,一飞冲天,却仍旧不够。
世俗间流传着一句话——“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世界很大,就如当年的他,看到的、了解到的只是世界的一角。
在他来到这个新的世界之后,见识到了更多神奇的力量。
就拿眼下他看到了韩非与卫庄两人来说。
他们能够有今天的成就,除了天赋之外,便是勤奋和努力,以及生死中不曾后退的毅力。
但未来,他们真的能改变命运吗?这个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冥冥之中似乎早有注定,结束这片乱世的人不会是他们。
荀子曾经把冥冥中控制命运的力量归结于岁月之力,可这个答案当真又是对的吗?
看着眼前这个书生,修缘思绪翻飞,他感觉好似过了许久,心境才慢慢恢复平静。
这一次,岁月流淌的格外的慢,修缘看着眼前这个书生勤奋立志,寒来暑往,对方不曾有过任何的懈怠。
等到他辞别了双亲,前往私塾求学,又是数个春秋,当修缘听到科举考试时,神色又是微微一变,很明显,这个梦境发生的事情并不是这片时空下的场景。
期间他很遇到了很多的人,但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出身小门小户,谁都不愿意放弃读书及第的梦想,私塾中每个小家伙都在拼尽全力,没有人捣乱,没有人懈怠。
转眼间,又是一个春天来临,私塾中的所有人都去参加了考试,但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成功了。
不过书生成功了,但他没有得意忘形,而是继续(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