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我在天宗误入歧途

第112章 对话青年祖龙(1 / 1)

新郑,紫兰轩。

修缘神色有些复杂地看着眼前之人,对于韩非等人来说,他可能只是一个年轻的君王,但对自己来说,眼前之人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王。

嬴政,一个开创时代的人,被后世赋予了很多的赞誉,比如说祖龙,千古一帝。

后世之人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对其丰功伟绩都有极大的肯定,统一七国,改变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万里长城,奠定多民族国家版图,这些都是历史无法磨灭的政绩。

当然,评价也不都是正面的,反面的也有,教员曾站在客观的角度下评价始皇帝的一些作为,例如他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就是在秦始皇“暴政”的推动下所发生的,始皇帝身后站着的并不是天下百姓,而是世家大族,天然的站位也就决定了对方的出发点,很难从百姓的角度出发,更多的是维护自己的统治,这是人性的使然。

而后期秦被刘邦项羽代领人的推翻,则恰恰说明了这个问题,“暴政”的根源是背离百姓的管理方法。

当然,更多是赞赏,例如黄河水利,当年齐桓公联合各方诸侯都没打通的水道到了秦始皇之后才得以打通;还有“焚书坑儒”这件事,秦始皇当年坑的是孟子一派的儒生,当年孟子一派主张以法先王,这是厚古薄今的理念。秦始皇的态度是相反的,他是厚今薄古的典范。焚烧的都是占卜类的书籍,一些好书还是被保存下来的。

对于这位千古一帝,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喜恶,修缘自然也有。

严苛的法是为乱世而生,而在盛世却没有生存的土壤。

“小友就是修缘?”

看到来人,嬴政愣了一下,他从卫庄等人口中听说是一个少年,他还以为是一个十五六岁,就如同张良一般大小的少年,却没想到会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

“是。”

修缘缓步走了过来,卫庄眉头一挑,抱着鲨齿站在一旁,修缘面对他和韩非履履有惊人之言,他倒是很好奇面对秦王,他又会说些什么。

“你不该来这里的。”

听到此话,嬴政洒然一笑,来到新郑,这句话他已经听到数人跟他提起过了。看起来这个年纪尚小的少年已经猜到了他的身份。

“但对我来说,这似乎又是一件幸事。”

听到此话,卫庄眼睛一眯,心里暗自警觉,但嬴政却并未放在心上,反而笑着问道:“此言何解?”

修缘轻轻叹了一声。

“若是你没有来,我想我们的相见会在很久之后。”

听对方的话,嬴政眼底泛起一丝异样,听眼前这个少年的意思,对方似乎很肯定自己一定会找他。

“我该怎么称呼你?”

嬴政笑了笑,短短的几句话中,嬴政便能感觉出对方虽年少(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