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又问杭妈妈两个人到底进展如何,杭妈妈说:“我瞧着,是才有点苗头,那姑娘连那两个孩子的来历都不知道。还以为是小涛的孩子。” “小涛没和人家说清楚么,我就说,那孩子就是木头,不中用。”杭父简直是恨铁不成钢,“看来,这件事还得大家伙帮忙才行啊!” “反正我是说好了,要送燕窝过去的。” 二婶说:“那我叫我的设计师上门,给她做件衣服?” 三婶急道:“那我送点什么好呢?” “不管怎么样,大家都先别告诉老太太,我怕她老人家见了人家,高兴过了头,就翻箱倒柜,将那些好古老的玉器啊、首饰啊硬塞给人家小姑娘,吓到人家……” “那有什么?”囡囡又嚷道,“就算是奶奶各种送东西,也是应该的,哥哥本来就是个滞销品,又高又壮又是一脸凶相,难得有买主相中,大伯母,你可千万别问人家女孩家庭什么的,我们这么大的人都顶顶不愿意听这些……” “我知道的,我才不问呢。咱们小涛好容易相中个人,我哪里会那么不会做人呢。再说,家庭怎么样能怎么,就算是条件不好,咱们帮帮就行了!这点能力,你大伯母还有,就算是我没有,还有老太太呢!” “咦,怎么没看见姑父呢?” “你姑父出差了。要不这种场合怎么能少得了他!” 囡囡又说:“姑姑你别忘了提醒姑父,他最不靠谱了,可千万别多话,惹恼了我未来嫂子。” 杭淑琴道:“囡囡,你个小没良心的,你忘了姑父怎么对你了,趁着他不在就编排他。” 岂料,半天没有说话的二叔开了口,抛出了五个字:“囡囡说的对!” 第121章 不愿意被猜中 被家人如此议论,杭涛一个喷嚏连着一个喷嚏。 “杭哥,你感冒了?”曲知遥贴心地问道。 “没有,没有。” 这个时候糖糖、豆豆已经来到客厅,扑进了杭涛怀里。 “爸爸,爸爸!我们会背《长恨歌》了!”糖糖大声说。 豆豆则是像平常一样扯了扯姐姐的衣裙,小声说:“姐姐,咱们还差一点没背下来呢!” 通过这些日子的相处,曲知遥已经同这对小姐妹相当熟悉了,“你们站好,背一遍给爸爸听听。” “好!” “好!” 接着,两个小小的人儿,就排排站好,认真地背了起来。 杭涛见状,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本顽劣不堪的两个孩子,怎么竟变成了诗词的狂热爱好者了? 他扭头看向全程露出姨母笑的曲知遥,那颗沉寂许久的心好像是复苏了。 再将目光移向窗外那光秃秃的树木上,似乎是看见了那些枯木抽出芽开出花。 手机却收到了好多的消息。 全都是来自三姑六婆的“支持”和“鼓励”—— 爸爸说:“儿子,爸爸实在不想被你奶奶骂了,你争点气!” 妈妈说:“儿子,妈的愿望就是过几年和你爸出去游山玩水。你身边有个人,妈妈出去玩的能更开心点。” 姑姑说:“你可别让姑姑失望。要不等你姑父回来,我天天让他去你耳边聒噪。” 二婶说:“大侄,你大妹妹苗头不好,说要学你做独身主义者。答应二婶,不让她如愿好么?” 三叔说:“约会时候没有地方去,可以和三叔一起来滑雪,这里很浪漫的。” 三婶说:“我想了半天不知道要送给那女孩什么好,你给三婶点建议呗!” 小妹说:“哥哥,你有什么不懂的,随时问我,不要考虑时差。我也可以飞回去,只要你报销路费就行。” 杭涛看的头晕脑胀,觉得还是二叔的发的那条读起来最为省时省力: 二叔:“冲!” …… 这些热情过度的家人啊,唉!杭涛知道,这阵容里还不包括人在外地的姑父,还有他那年过八旬却神采奕奕的老祖母。 可是,他和曲知遥之间根本就没什么进度…… 就像二叔说的,可能是要冲一冲了! 想到这里,他思维开始敏捷起来:“知遥,我想请你吃个饭。” 原本他都是称呼她为小曲的,可想了二叔的话,还是决定在言语中拉近一些两人的距离。 “阿姨好像是做饭了吧!”细心的曲知遥也发现了他称呼的变化。 “还是出去吃吧,就算我谢谢你帮我照顾糖糖、豆豆。给你转账你也不要,实不相瞒,我心里压力很大,我这个人一向不愿意欠别人的。” 这种不愿意欠别人的心情,曲知遥是理解的,她想说,她在这里住吃饭什么的也不花钱,住宿条件也好,可又想,都是同事,吃顿饭而已,自己别显得那么小家子气,再说,还有糖糖、豆豆在身边。也就点了点头。 杭涛说:“外面的东西到底不那么健康,小孩子还是在家吃比较好。知遥,你想吃什么?” 阿姨们的手艺很好,可是为了迁就小孩子,口味比较清淡。她倒是有点想吃川菜,火锅、水煮鱼都行,只要是又麻又辣的就好。 可还没等她开口,杭涛就说道:“吃川菜怎么样?” 曲知遥不禁笑了起来,“杭哥,你怎么知道我想吃川菜?” “我那两个堂妹一回国,就嚷嚷要吃。再说,阿姨做的菜确实清淡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