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第180章 对新增人口的安排(1 / 1)

只是,这些收获固然巨大。

可面临的挑战,也相当艰难。

人口数量增长将近一半多。

带来的就是水,电,粮食,以及生存空间等等需求的暴涨。

以景园避难所和周希武避难所的规模。

让这批人短暂的住上几天,还勉强能够应付。

可如果时间稍微长一点。

就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相当严重的问题。

甚至还有不小的概率,会引发整体崩溃。

调出两座大型避难所的地图。

苏武发现。

为了临时安置新增的那些人口。

除了把本就暂时闲置的地方全部拿了出来以外。

还将原本规划用于建造养殖场的空间,也都给挪用过去。

甚至,就连已经建成的水培农场区域。

也拆掉了不少地方当做临时安置点。

总共占据了相当于25个航空母舰大小,也即25个标准单位的空间。

“先集中建造一批宿舍,把空间腾出来一部分吧。”

看着被占的满满当当的避难所。

苏武只能先从压缩空间开始着手。

作为地下避难所。

每一寸空间都异常珍贵。

生活,种植,工业生产,以及存储各种资源,每一件事都需要用到空间。

而开辟空间的难度。

看一看苏武自己的农家小院避难所。

从末日前一直不停挖掘到现在,都还是一座小型避难所规模就能知道。

那是一件多么耗费人力物力的事情。

也因此,苏武想要种田种出更多的食物。

养活那批新增的人口。

就必须先把他们占据的空间,给腾出来一部分。

不然,也没地方可以再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至于建造宿舍,显然是一种最节省空间的做法。

一间标准宿舍,只占据75立方米的空间。

可以容纳8个人长久生活。

再算上过道以及各种配套的生活设施。

基本一个标准空间,最多能安顿下来5万人。

四到五个标准空间,便可以把20多万幸存者全部装下。

当然,真这么极限操作的话。

虽然能保证这些人的基本生存,但是他们的精神状态就别想有多好。

长期压抑下。

大概率会滋生各种层出不穷的暴力和犯罪事件。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再适当的留下一些公共活动空间。

给他们调节放松的机会。

只是这样一来。

最终生活区的大小,很可能会达到八个标准空间左右。

留给苏武种田的地方,就不算太多了。

“稳定更加重要一些。”

“占的空间大点就大点了。”

“种植的地方不够。”

“可以先种点产量更大,能糊口的东西。”

苏武权衡一下。

决定还是不去压缩那些新增人口的生活空间。

至于原本的肉鸡养殖场。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可能再保持原本的规模。

苏武打算将其规模缩减80%。

剩下的地方,都用来生产蘑菇,蚯蚓等等产量更(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