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天。
10架七代战机与1艘晨光级运输舰。
正式走下了生产线。
这个时候。
以避难所剩下的资源。
后续仍然还可以再继续进行4个批次的生产。
然后,就将因为缺乏部分关键原料,陷入停产状态。
“七代战机与晨光级运输舰,采用的是同一技术框架。”
“所需要的关键材料也相差不大。最多因为体型差距,数量有些不同。”
“考虑到它们的运力对比悬殊。”
“在经过初期的这几轮生产,完成基本的原始积累后。”
“就要尽量以生产晨光级运输舰为主。”
第七代战机。
那无与伦比的性能背后,附带的是一张涉及到了数以万计不同材料的清单。
许许多多的材料,在自然界中都不存在。
需要建立对应的制造设备去专门生产。
再加上末世下,不存在自由交易市场。每一座避难所,都是一座近乎封闭的孤岛。
想要收集到足够的基础资源,同样相当艰难。
最终摆在苏武面前的,就是在有限的资源下。
必须选择一个侧重的生产方向。
是要倾向战斗侧的七代战机,还是倾向后勤侧的晨光级运输舰。
而短暂的权衡过后,结果几乎没有悬念。
那就是全面倒向晨光级运输舰。
七代战机固然强大。
但真要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依托农家小院避难所这座巨无霸级的超巨型堡垒。
全力爆产能,生产大型电磁轨道炮和光束主炮。
爆发出来的战斗力,未必会比七代战机弱。
最多就是因为不能移动,只能限于自保。
无法干涉到避难所周边以外的其它地方。
可对于苏武来说,只要能活下去就行。
至于更多的利益。
与其等未来在战场上争夺,还不如现在多生产出一艘晨光级运输舰。
更早一点的把如今散落于地表的资源,多收集一些回来。
“还有,人口也算是资源。”
“晨光级运输舰前期的主要任务是运输人口。”
“只要有了足够的人口,产出足够多的灵性。”
“或许,科技的一次升级换代。”
“就能抵消之前所有的投入了。”
尝到了七代战机给避难所带来的近乎翻天覆地的改变。
苏武攀升科技的心思,也更加热切。
这也是他不惜一切,也要执着于优先扩建避难所,收拢更多人口的原因所在。
获取他们的劳动力,反倒是在其次。
最主要的,还是他们可以带来更多的灵性。
短暂的检阅过后。
晨光级运输舰首先缓缓起飞。
从刚刚建成的地上4层飞行通道中,驶出了农家小院避难所。
于地表黯淡的天光中。
逐渐加速,飞往萧江行省所在的方向。
它将在那里开始执行首次任务,运输第1批50万人口回来。
晨光级运输舰之后。
刚刚下线的10架七代战机,以及算好(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