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妖妃的赤胆忠臣

第269章 何:大舅子不日抵京?(4k)(1 / 1)

枢密院的工匠人数虽多,但经过何书墨巧妙缩减工匠的人选范围,大大减少了找人难度。

很快,几位可能涉及偷运材料的工匠人选,便被依宝和棠宝筛选了出来。

李云依掀开车窗,对外面候着的银釉吩咐道:“银釉,笔墨。”

“是,小姐。”

银釉从车底取出盛放杂物的箱子——贵女马车为了美观,通常不会有多余的东西放在车中。

李云依得了笔墨,在何书墨的帮助下,将写字的宣纸在车厢中展开。

一切准备就绪后,她看向小手拿书的谢家贵女。

棠宝心领神会,檀口轻启,缓缓念出几个名字。

“燕塑,宏盛十八年离开枢密院军器坊,原因不明,去向不明。韩象,宏盛十八年离开枢密院军器坊,因制作甲器受伤请辞,年五十六。朱春,宏盛十八年离开枢密院军器坊,主动请辞,回乡守孝。刘皓,宏盛十八年……”

随着棠宝清脆甜美的嗓音,不断回响在车厢不大的空间内。

一旁观察的何书墨,还有动笔记录的李云依,全都逐渐面露严肃。

原因无他。

宏盛十七年,李家运了一批云纹铁送到枢密院。宏盛十八年,枢密院军器坊坊主金酒辞官回乡,同年,甚至包括次年,都不断有军器坊的工匠离开枢密院。

如果此前,何书墨仅仅只是觉得,枢密院与李家涉及云纹铁的交易,肯定有问题。

那么现在,如此多世袭传承,父死子继,端着铁饭碗的工匠相继离开祖辈和自己工作的地方……

要说其中没有缘由,绝不可能。

“宏盛十八、十九两年,离开枢密院的工匠不算少,他们中或许有人会改行做别的行当,但肯定也会有人在江湖中,靠自己在枢密院练就的一技之长谋生。”

何书墨转而看向依宝,道:“云依,你拿着这份精准的名册,再加上你们李家在江湖中的关系,想必不难打听出人来。”

依宝缓缓点头,道:“有了具体的名字,还有准确的时间和行当,打听几个需要接客谋生的工匠,没什么难度。”

“好,此事交给你了。”

“嗯。”

“还有,金酒的消息如果出现,第一时间告诉我和晚棠。”

“好。”

几人寒暄完后,何书墨便和谢晚棠起身告辞。

银釉恭送何公子与谢贵女,随后转过头来问道:“小姐,咱们回府吗?”

“不,将此物抄送数十份,送至京城各地的商铺掌柜手中。越快越好。”

银釉表面应下。

心中低声感叹,何公子一方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小姐便要立刻开始折腾手下人了。

这算不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夫妻齐心”?

……

皇城,玉霄宫,客殿。

玉蝉盘腿坐在床铺上,她的背后,有一位同样盘腿而坐,姿容气质远胜于她的女子。

那女子端的是一副倾国倾城的美貌,白衣胜雪,(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