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戌时四刻,田义才结束司礼监密会,连夜下达了一道道命令。
等到属下离开,田义净手焚香,吩咐摆上古琴,弹奏了一曲。
琴声之中,隐有杀伐之气,庙堂之忧。
一曲清音已毕,田义已经心如止水,波澜不惊。
田义善操琴。每临要事,就习惯弹奏一曲。
琴声传到后院,朱寅凝神静听,小脸上神色微动,端着茶杯惘然出神,小大人般专注。
朱寅听到田义的琴声,隐约判断,他要做一件有违本心的事情。
看来,自己的猜测应该没错了。
田正看到朱寅的神情,暗道:这孩子最多十岁,也懂琴声?额都不懂啊。
等田义回到后院,众人都喝完茶了。
宁氏见田义的神色如常,这才真正放心。她没有问丈夫密旨的事情。
她刚才听到丈夫的琴声,已经心知肚明。
朱寅和宁采薇当然不能问密旨内容,那不是傻吗?两人得知无事,就知趣的提出告辞。
“我儿,夜了,为何急着要走?”宁氏说道,“就在府中住一宿打什么紧?晚上就和额睡,”
宁采薇很乖巧的说道:“大人容禀,家中还有一岁幼妹,却是一夜也离不得我们。若是今夜不回,她还不知怎生闹腾。只能告辞了。”
宁氏喜道:“还有一个小的?你不早说!那也是额侄女哩!”
说完对身边贴身侍女道:“玉绫,把额那对太后娘娘赏赐的璎珞项圈取来。”
“是!”玉绫领命而去。
谢琅嬛用团扇掩口笑道:“娘真是偏心,那对璎珞项圈是宫里的贡品,太后老人家赏了下来,孩儿都没有摸过。”
“贫嘴。”宁氏也不气恼,“不过一对宝石璎珞,又值当什么?咱家的东西,宫里的赏赐还少了?你想要,自己去挑。”
不一时,玉绫就取了一对沉香木匣子来。
光看那描金画彩的沉香木小匣,就知道东西很是贵重。
宁氏道:“这对璎珞项圈,你和你妹妹一人一串,都是在大庙里开过光的。”
宁采薇也不矫情,道了谢就收下礼物。
朱寅意有所指的说道:“姑父大人雅量高致,公忠体国,朝野共知。姑父之衷肠,何人不晓?”
田义不禁有点意外:“你懂琴声?”
他哪里不知道,朱寅能从琴声中听出自己的一点心声?
这小子…
朱寅道:“惭愧,侄儿只是爱听而已,姑父的琴道,真是令人高山仰止。”
这句话也不是完全拍马溜须,因为他能听出,田义琴道造诣很高,是艺术家的水准。
田义见表妹送宁采薇礼物,却没有送朱寅,忽然对朱寅道:“稚虎可能操琴?”
朱寅老实回答道:“略知一二,仅入门耳,粗通琴谱,止于皮毛。”
田义对田正道:“去把老夫那架秦松琴取来。”
“啊?”田正多少有点意外,“秦松琴?”
父亲有高士之风,爱收(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