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课堂有四十多人,年纪一大把的学生不止一个两个,书法小成的人一只手都数不过来。
可是谁也不能在朱寅这个年纪,就有这个火候。
只有具备书道天赋的天才神童,才能在十岁稚龄,书法就能登堂入室。
一个擅长书法的中年监生点头赞叹道:
“善哉!晋韵,唐风,宋意,都已略备了。气象蔚然可观矣!若非亲眼目睹,实在不敢说出自童稚之手。”
另一个青年监生也赞赏不已,“光看其字,最少十年临帖苦练之功啊,还非有名师指点不可。”
众人多是不吝赞赏,王瑞芳等数人虽然心中承认朱寅书道已经登堂入室,神色却有点阴沉。
尤其是向来目无余子的王瑞芳,他祖父王世贞乃文坛领袖,名满天下,少时也有神童之称。他处处以祖父为标榜,也已神童自居。
文章、诗词、书道,他已经饮誉数年。无论在王家族中,还是在同窗之中,谁不夸赞他有祖父之风?
他来国子监,也是跳级的,很快就要去修道堂了。明年秋闱,他就能下场大考。就是祖父和大伯,都说有把握中举。
若是能中,他就是十四岁的举人!
可是这个朱寅,字写的比自己还好,获得了这么多人的赞誉。王瑞芳看向朱寅的目光,不禁更加阴郁了些。
忽然一个清朗浑厚的声音笑道:
“稚虎这是师法二王,王字是其根骨啊。至于唐风宋意,反倒只是表象。这一笔古拙之气,还真是有魏晋之风。”
“稚虎作诗也有魏晋风度,写字也有魏晋风度,正可开少年人之中,复古之先河也。”
众人一看,却是博士厅的周博士,后面跟着李助教。
“周博士!”众人赶紧一起整肃衣冠行礼。
朱寅也放下毛笔,行礼道:“学生朱寅,见过博士!”
他还准备主动去博士厅见周博士,谁知周博士居然这么快就知道自己到了。
原来,国子监的新生一旦入学,博士厅、绳愆厅、掌馔厅也会收到文票。
朱寅上午一入学,周博士不久就知道了。
想到之前在夫子庙作诗称颂心学的“小友”,周博士就主动来见这个“神童故人”了。
不仅是因为朱寅之前的诗,也因为朱寅是被打过招呼的关系户。
“稚虎,咱们又见面了。”周博士呵呵笑道,“只是老夫没有想到,你这么快就进了国子监,本以为还要等你两三年。得知你入南雍,老夫可是迫不及待就来崇志堂啊。”
众人面面相觑,这才知道,原来周博士和朱寅认识,而且是主动从博士厅来崇志堂看朱寅!
周博士周粲,可是南雍最有名的教师,出身饶州周氏。
而且,周博士是心学泰州学派在国子监的核心人物。而心学,如今可是显学啊。
王阳明都已经从祀孔庙了,尊号先儒王子。
周博士端详着朱寅的字(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