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李如松其实早有定计。可土木堡之后,大明真正统兵的向来是文臣,哪怕是军中主将,也要遵从监军定夺。
所以按照规矩,李如松在说出自己的定计之前,先要请朱寅拿主意。朱寅如果没有主意,他才能以建议的形式,向朱寅献言献策,以此彰显文臣相公的军中权威。
不懂打仗的文臣,往往以征询诸将建议的法子,形成“自己”的策略,就当是自己懂兵,美其名曰“掌总”。
可是朱寅显然不是那些不懂打仗的文臣,他虽然还不是名将,却是真懂啊。
他作为主帅,岂能不知道粮草不继?今夜召集诸将军议,本来就是要解决此事。
朱寅胸有成竹的说道:“哱拜只带走了三千家丁,我军骑兵六千,还有一万两千步军在后。有这么多人马,击败叛军不需要出动所有骑兵。”
“白杆兵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往往一天就能在山中跋涉百里。贺兰山很适合白杆军行军。明天夜晚白杆军就一定能追上叛军,而且白杆军还适合夜战。哱拜以为我会用骑兵首战,我偏偏出其不意,用白杆兵首战!”
朱寅一边说,手指一边在《九边图》上指点。
“诸位请看,我军距离叛军尾巴只有三十里了,大概在这个位置。明日黄昏之前,我军就一定能在鬼狐陂追上叛军。”
“但鉴于粮草不足,我军骑兵只出动两千骑兵,另外四千就停留此地,等候后续的粮草。如此一来,两千精骑追击叛军,就能带走七成粮草,便能坚持八天!”
他的手又在《九边图》之外的桌子上一点,“虽然没有塞外的图,可是这个位置,大概就是居延海!两千精骑有八天粮草,绝对能穿越腾格里沙漠来到居延海。李将军和陈将军应该知道居延海吧?”
李如松和陈琳一起点头。
两人自然知道居延海。
居延海这个名字,说出来很多人不知道。可是若说西夏和元朝的黑水城,知道的人就不少了。
黑水城,就是在居延海。
当然,元朝灭亡两百多年,大名鼎鼎的黑水城早就荒废。可是黑水城的所在,却是腾格里沙漠极其少有的绿洲。那里水草丰茂,足以用来补给粮草。
两千骑兵到了黑水城遗址,就不怕粮草断绝了。
却听朱寅继续侃侃而谈:“明天夜晚,等到白杆军到,让白杆军攀山越岭,从鬼狐陂两侧迂回,居高临下攻击叛军之首。等到叛军大乱,两千骑兵从后攻击叛军之尾。如此首尾夹击,叛军必败,就算能逃出贺兰山,也会损失惨重,士气大跌。”
“之后,两千骑兵继续追击叛军出塞。尽量在叛军逃往居延海之前歼灭叛军,俘虏庆王。”
众人听了,都是神色古怪。
几天前,口号还是“救出庆王”,这才多久,就变成俘虏庆王了?
朱寅继续道:(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