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283章 神童庙前祈祷的人(1 / 1)

朱寅和宁清尘听到这个道士的话,不禁一起暗自翻个白眼。

太能扯了吧?还北海故友?

若是换个人,很可能就会配合对方的话。然而宁清尘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直接很不上道的说道:

“你是我北海故友?我不认识你,不记得。”

谁知那道士一点也不尴尬,手持茱萸枝微微一笑,语气感慨的说道:

“清尘道友所言不虚,果是前尘尽忘,是名清尘。唉,既然忘却当年之事,自然也记不得北海故人了。”

朱寅和宁清尘闻言,不禁无言以对。

这也太会狡辩了吧?拿宁清尘的矛,攻宁清尘的盾?

你宁医仙既然说前尘尽忘,那不记得北海故友反而正常,那么我就能随便编造你当年在北海的“往事”。

此人变着法子套近乎,当然是有所求。

朱寅立刻知道这个真明是谁了。是西山最有名的白云观主,甚至整个北方最著名的大道士:王常月。

王常月是他的俗名,他的道号就是真明。

此人乃全真教龙门派第七代教宗,全真教在明代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三教合一的集大成者。

道史记载他从嘉靖朝活到康熙朝,活了一百五十多岁。是张三丰以来最长寿的道人,也是道史上最后一位中兴祖师。

王常月死后,华夏道教彻底衰微,再也没有中兴过。

西山有很多寺庙,道观却很少了。白云观就是如今香火最盛的道宫。

很多朝中权贵,都和西山的僧道交往密切。可是虎牙的情报显示,王常月一心修道传道,很少和权贵交往,似乎对传道广法更感兴趣。

虎牙的分析是,世宗之后,当权者普遍对道教保持疏离态度。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都不希望再出现嘉靖朝道士干政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佛教的势力越发高涨。嘉靖时期被严重打压的佛教,已是全民信奉。不但寺庙遍布天下,但凡小富之家也多有佛堂,寒门小户也多有佛龛。

那么这位白云观主,又为何要主动接近自己?

难道是以为,宣社的宗旨和全真龙门派的思想有点接近,企图借助宣社的力量和自己的影响力,来宣扬教法?

想到这里,朱寅直接说道:

“在下听闻,白云观主讲法,主张三坛大戒修持之法,还请指点。”

“无量天尊。”真明掐了一个道诀,侃侃说道:

“所谓三坛大戒,先戒,后定,后慧也。六尘六根清净,五脏五欲安和,便可常驻灵台,心灯不灭。神藏无极,极而太极,自然智慧光生,元阳来复。”

“而稚虎先生夙慧天生,道缘深种。不需刻意修炼,便已在修炼之中。清尘道友亦如是也。非大慈大悲、大智大慧、大福大德、大圣大贤之人,无已至此。”

王常月不但言简意赅的解释了自己的法门,还捧了朱寅和宁清尘一下,说两人不知不觉之间(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