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的日本人见到打着大明仪仗的使团,都是惊讶不已。
很快,朱雀大街两边就围拢了很多看热闹的町人、士卒、僧人、游女、武士。
使团中很多心细的人发现,日本京都的百姓服饰,和大阪、名护屋等地的人有点不同,看着更加文雅,也更像中原服饰。
不过,当有些公卿家的贵女,亮出涂抹的粉白的脸蛋,笑着露出染的漆黑的牙齿,使团很多人就有点不好了。
就是努尔哈赤等女真人,也难以接受漆黑的牙齿。
很快,朱寅冒充秀山丸、骗取秀吉信任的好处,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武家的威严也彰显无疑。
太阁殿下亲自签发的朱印状递交上去不久,两位朝廷公卿就联袂赶来迎接。
他们不是给明使面子,是给秀吉面子。
两位前来迎接的公卿,乘坐公家的牛车出来,带着仪仗队来到使团的面前。
他们的牛车上,刻着不同的家纹。
除了两位朝廷公卿,前来迎接的还有太阁政权的京都所司代:杉原家次。
和两位公卿乘坐牛车不同,作为武士的杉元家次,是骑马而来。
两者就连着装都有很大不同。杉元家次穿着武家常用的阵羽织,留着武士特有的月代头,腰间悬着太刀,神色倨傲昂扬。
两位公卿圆领广袖,缨冠锦带,腰间佩玉,脚下翘头丝履,就连神情都蕴藉文雅。
公家的雅,武家的武,对比之下泾渭分明,犹如一阴一阳。
等到仪仗队的乐器奏响,朱寅立刻举起节杖,用汉话说道:
“大明钦差国使朱寅,奉天子诏,出使贵国!”
看人下菜碟。此时面对公卿,朱寅就没有必要一上来就说日语了。
通译之后,左边的公卿大臣用公家礼节行礼道:“在下式部卿劝修寺晴丰,欢迎大明使臣出使鄙国!”
右边的公卿也用公家礼道:“在下玄蕃寮长,山科言经,欢迎大明使臣!”
公家礼法强调“唐风为骨,和风为肉”。他们的礼节,和武家有所区别。
相比武家对大明使臣的傲慢甚至侮辱,公卿却是文雅客气多了。
朱寅拱手道:“在下朱寅,谢阁下出迎。”
为了免得翻译,朱寅再次用了日语。
杉原家次已经收到秀吉的信,也很客气的说道:“明国使团远来是客,请!”
听到杉原家次的话,劝修寺晴丰和山科言经才一起说道:“请!”
这些细节,都被朱寅看在眼里。
杉原家次作为秀吉的心腹重臣,作为特使常年驻扎京都,掌控、监视朝廷的实际外交大权。
而朝廷正式的外交衙门式部省、玄蕃寮,反而成为摆设。
式部卿和玄蕃寮,外交上要看杉原家次的脸色行事。
公卿贵族徒有接待之名,而外交实权完全由武家掌控。
可就朱寅观察,公卿真就是穷讲究了。就说之前的式部卿和玄蕃寮卿,都是面(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