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二十一年,三月十八。
在平安道和咸镜道完成赈济的朱寅,和戚继光率领八万大军和两万朝鲜民夫浩浩荡荡南下,只留万人驻守义州、朔州。
一路上铁流滚滚,气势磅礴,看的沿途的朝鲜百姓热泪盈眶。
大明天兵南下灭倭,高丽人有救了!
三月二十二,大军终于过了妙香山,到达安州城下。
安州明军见到经略使的大纛,顿时欢声雷动。
“经略相公和大将军到了!”秦良玉喝道,“击鼓!吹号!打旗示意!”
杨可栋很是激动,“经略相公的大军终于到了!秦将军,我们是不是要出城迎接大军入城?”
“为何要入城?”秦良玉嫣然笑道,“经略相公和大将军,一定会在安州之西的温泉驿道,和倭寇大军决战。他们不会入城的。”
杨可栋道:“不会进城?那我们…”
“我们要率军出城。”秦良玉说道,“守卫安州不重要了,我们的使命已经完成。城中可战之兵还有八千多人,只留下三千守城,其余五千人全部出城和大军汇合,一起参与决战!”
“好!”杨可栋神色兴奋,“终于能够和经略相公一起,与倭寇决战了!”
随即,秦良玉等人就点了五千兵马出城,和开到城下的朱寅大军汇合。
秦良玉还没有来到大纛之下,朱寅就下了巢车,主动上前迎接。
“良玉将军辛苦!”朱寅此时没有穿甲,他快走几步扶住要下拜的秦良玉,温言道:“将军甲胄在身,还请免礼。这次防守安州多亏秦将军了,可谓劳苦功高啊。”
“末将秦良玉,拜见经略相公,拜见大将军!”秦良玉也没有坚持行礼,“末将总算不负经略相公信重,只是折损了四五千将士,城中能战者只剩八千多人…”
“已经打的很好了。”朱寅神色欣慰,目光满是激赏,“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良玉将军安州之功,我一定上奏朝廷。”
执行安州的军事任务其实很不容易,之前很多将领不相信秦良玉一介女流,能有多大本事。但朱寅对秦良玉很有信心,换个将领他还真不放心,事实证明他很会用人。
这些天,秦良玉布置得当,应对有方,又擅长鼓舞士气、激励将士,除了指挥若定、临危不惧,也能亲自守城杀敌,这才让倭寇大军难越安州一步,争取到了宝贵的战机。
当真是天下难得的巾帼名将!
此时,朱寅更加欣赏秦良玉。但当着众将士的面,他也不能对秦良玉太过亲密。
杨可栋也上前拜见,朱寅同样一番鼓励的说道:
“杨将军乃杨老令公之后,祖上世报国恩,千百年忠义之事已成民间佳话。令尊应龙公,替大明镇守播州,威震西南,本官很是敬佩,此次杨将军守卫安州,当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杨可栋听到朱寅的夸奖,受宠若惊,激动(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