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骨文中发现了“夏”字,若是拿到几百年后的世界,绝对属于重大成果!
足以让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扬眉吐气的重磅发现。
这是证明夏朝的文字密码,说明甲骨文最早不是商朝,而是能上溯到夏朝,可将汉字的历史往上延长最少五百年!
可问题是,顾起元拓下的这个甲骨文,真的是“夏”字么?这只是个初步认定,要想最终定论,还需要更多的发现来证明。
但是,比历史上提前三百年开创出甲骨学,研究实物肯定会比后世丰富的多,这是无可替代的巨大优势。
朱寅高兴之下,当即给顾起元写了一封信,请他再接再厉,发现更多的甲骨文龟甲、骨片。
同时,朱寅在信中表示,将在南京建立“华夏甲骨文研究所”,位同翰林院,正五品衙门,直接隶属于礼部。
若是顾起元同意,他拟任命顾起元为“华夏甲骨文研究所”所长,秩同正五品,负责组建研究所,举荐金石大家和训诂学大家,入所任职,各授予官职。
除了品官俸禄,每年户部还拨银十万两,专项用作甲骨文的收集、发现、整理。
若是有重大突破,朝廷还要论功行赏。
写完了这封信,朱寅意犹未尽,又给三法司下了一道钧旨:
“着三法司会同翰林院,联合起草《华夏文物保护法》,凡涉及龙骨、古墓、古树、古桥、古器、古籍…等一切古物,皆不可损毁,便是物主亦不可也…”
“…但有再损毁者,分五等惩处,最重则斩首,最轻则罚役、罚金…三法司须细查名目,集思广益,妥善立法,以此分级定罪…限期一月拟定草案,限期三月立法颁行…”
“…着内阁、司礼监,拟诏设置文物司,位同大理寺,正三品衙,暂由礼部右侍郎叶向高兼任司正,掌管华夏古物保护及评定、司法、监察…”
“各省设文物局,秩正五品,局正掌之。各府设文物处,秩正七品,处长掌之。各州县设文物科,秩正九品,科长掌之…”
“文物司设司正以下品官三十六员,吏员一百。文物局设局正以下品官十六员,吏员五十。处设处长以下品官六员,吏员十二。科设科长、科丞二员,吏员四。”
“诏令各省、府、州县、卫所之官员,以及巡抚、巡按、御史,皆有监察、保护文物之天职。设若阻拦、妨碍文物衙门公务,一体劾之…”
这就是说,各地官员都有保护文物的职责,纳入政绩之中,要主动配合文物部门的公务。这是后世的通行做法和管理经验。
朱寅很是凶狠,他不立法则已,一旦立了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就十分严厉。
最重的,会处以死刑!
早几百年给文物保护立法,不知道会保护多少后世消失的华夏文物。
写完了摄政钧旨,朱寅当场用印签发,(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