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说讲述吴轼光辉历史的时候,32号赛车顺利冲线。
“喔,成绩出来了,吴轼三段都非常快,但还是受到了些阻拦,成绩仅仅1分11秒112。”
“在第二节自由练习赛中,普雷马车队的奥康的最快圈是1分10秒688,所以这个成绩远远不是能够拿到杆位的水平。”
解说快速将情况报出,其实大部分选手的最快圈往往要经历接近十圈才会出来,所以接下来基本上就是车手们一圈一圈去刷,直到刷出最快圈为止。
这和F1有很大的不同,F1三节排位赛密集,轮胎选择和油量管理非常重要,再加上窗口期就那么点,留给车手飞驰的机会并不多,非常考验车手能不能抓住每次机会将成绩做出来。
而F3比赛,基本上是一套胎,十到十五圈左右的油,慢慢跑,因而一般最佳圈速都是在末尾时跑出来。
波城街道赛有着两段大直道,拉尾流提升圈速也是十分可观的,但非常考验两位选手的水平,车队往往不会命令谁谁谁一定要去拉尾流。
毕竟对于很多F3车手来说,能够维持不出事故的驾驶已然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再让他们去拉尾流,保不准就出现个双车退赛的局面,在上场比赛中,古斯塔沃就是给吴轼拉尾流时失误致使车辆失控,造成赛车受损,后续排位赛的成绩稀烂。
经过上午的磨合和针对性调校,32号赛车已经能够很好适应这条赛道的节奏,并且吴轼对于赛道的熟练度也在快速上升。
对于很多天才车手来说,可能第一次跑某个赛道就会跑出惊人的圈速来,有时候天赋的降维打击就是令人这般无可奈何。
因为天才对于赛道的理解是非常独特的,可能仅仅熟悉几圈后,就有了适合自己和赛车的跑法,再加上天才对赛车的掌控精细度也是远超普通车手的,所以能够实现这种壮举。
吴轼此时就在扮演这样一个角色,他继续巡航的过程中,不断加深赛道在脑中的印象,不断记忆赛道每一处细节。
跑到第九圈的时候,他觉得已经做了准备,要不是怕出现失误,等到十一二圈油量更少的时候再刷肯定是会好些。
他在TR里说道:“我再尝试次。”
艾兰TR:“OK,路况良好。”
吴轼深吸了口气,提振精神,在最后的直道上,脑中将整圈赛道十六个弯如电影动画一样在脑中过了一遍。
他最后眨了两下眼睛,赛车速度提升到最高,而后“唰”的冲过了发车直道,迅速冲向一号弯。
街道赛时,因为参照物离得太近,第一视角下会让人觉得速度远超过实际的速度,所以很多车手其实会更早的松开油门,准备刹车。
而吴轼,他没有。
他已经记住了刹车点,那么就一定会在刹车点再刹车,周边参照物的(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