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轼看着乔纳森惊喜的样子,很快也敏锐的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
无与伦比的可控的稳定性会给车队带来什么?
减少车损只是其中最不值得一提的优点。
最重要的是策略选择空间啊!
“看来你也意识到了,你应该早点提醒我们你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乔纳森道。
“抱歉,我开始确实没有想到这方面。”
“嗯,到时候在训练赛我需要拿到你的两份数据,一份是正常的,和马萨那种一样,另外一份就是要你这种状态下的数据。
“然后,我会和罗德里戈一起商量,是否有可能利用这种稳定性去完成些策略上的反击。”乔纳森越说越兴奋。
“能先拿上一站模拟下吗?”吴轼问道。
“当然。”
乔纳森将搬了台笔电过来,在上面输入了几行基础的数据,随即连上了计算机组开始计算。
几条策略很快就出了。
其中最优的依然是黄黄白,只不过一停的策略并不会慢上多少。
“我觉得这个预测还是有着相当大差距的,中性胎不可能跑完36圈,哪怕是我。”吴轼无奈道。
“这就需要你的反馈了。”
乔纳森更改了胎耗数值后,纠正了之前的偏差。
“其实我们可以延长每一个stint的时间,在最后阶段,你将有可能发起对罗斯伯格的进攻,当然,这是在没有安全车的情况下。”
说着,乔纳森再次改变了策略。
吴轼看到了结果,第一套胎用来跑过排位,所以15圈左右进站是不得不进行的选择。
而第二套新软胎,按照电脑给出的数据足以支撑到35圈,相对应的,罗斯伯格在31圈进站了。
中性胎新了四圈,足以像Kimi发动对维特尔的进攻一样,发动对罗斯伯格的进攻。
这确实是次不错的模拟,但实际情况会比这复杂的多,因为这是马后炮,知道了维特尔后续跑得不快,所以敢如此操作。
那如果维特尔跑得更快,那么这样进站换胎很可能将屁股漏了出来。
这里面存在的风险相当之大。
不过F1本就是极限运动,不可能不冒任何风险的去进行决策。
在巴林站到来前,国际汽联召集车队小范围的召开了一次会议。
作为威队正式车手,吴轼被邀请参加了。
在F1运动艰难运营的当下,也就梅奔、法拉利财大气粗能够不那么care参赛成本。
其余车队,特别是落后的车队,全年下来基本都是在亏钱。
这对于F1这项运动的长远发展来说非常不利,继续让大家都亏本,玩个几年就没人来玩了。
因此国际汽联一直在想办法降本增效。
而预算帽看起来就是降本增效的一体两面,有了预算帽,就可以限制财大气粗的车队猛猛研发,不至于拖着小车队不断投入资金,这样就降本了。
大车队也会(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