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晋与赵县令交恶的事不胫而走,在乡上传扬开来,使得乡民们人心惶惶。
他们心里都清楚,陈晋已认祖归宗,不日将率领全家迁回州郡祖地。
陈家一走,他们这些乡民就将成为砧板肉,生计必然更为艰难。
但这是没办法的事,人往高处走,有机会回返本家祖地,谁愿意继续待在乡野之地?
设身置地,若是有此机会,他们只怕会跑得更快。
外界言辞,对陈晋没有构成什么影响。
第二天,他带着郭瑷登上荒山。
苏振则带领侍卫们留在乡上,帮忙协助陈源一家处理收拾各种迁徙事宜。
故地重游,但见草堂如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门边写着的对子倒显斑驳了:
一轮明月在,四壁清风来。
郭瑷轻声念着,问道:“陈晋公子,你以前就是在这里读书吗?挺不错的。”
陈晋回答:“此堂本为朋友所建,后来发生了些事,他便转赠于我。”
郭瑷问起怎么回事。
陈晋也不隐瞒,把关于山魈的事道出。
听得郭瑷颇为紧张,她出身名门,见多识广,但出入之际,身边都有护卫丫鬟等,并没有经历过多少凶险之事,也没有真正遇到过妖物。
关于妖魔鬼怪的情况,主要是听闻所得。
“我听说过青丘洞天,知道那是个极为神秘的地方,但具体方位地点隐藏于世外,无人知晓。”
郭瑷说道:“你果然是有仙缘际遇的。”
陈晋:“……”
发现不管是谁,对于“仙缘”总会心驰神往,梦寐以求。
也难怪,毕竟仙缘往往与长生久视挂钩。
仙风道骨、出入青冥、神明而寿……
如此修为境界,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
下至平民百姓、上到达官贵人、甚至帝王家,谁不想长生不老?
只不过此方天地仙道凋零,旁门左道大行其道,使得仙缘缥缈,可遇不可求。
便道:“一面之缘罢了,后来再未见过。”
郭瑷又问起王复后续。
陈晋就把王家被赵县令设局,几乎家破人亡的事说了:“到了如今,我也不知道他们一家去了哪儿,又是否安好。”
郭瑷听毕,同仇敌忾地道:“这赵县令端是狼子野心,贪得无厌。不行,我得揭穿其真面目,不让师父投入赵家。”
陈晋正待说什么,猛地有所觉,抬头看去,就见两人联袂而至。
一位身穿灰色大袍的老师太,面目枯瘦,颧骨很高,目光锐利;一位身材高挑,面容冷艳,蓝色的僧伽梨腰宽袖润,平添几分异样风情。
郭瑷看见,惊喜叫道:“师父!大师姐!”
……
茂县县衙。
赵县令坐着品茶。
留着标志性山羊胡的马老不再站着,而是坐了下来,禀告道:“大人,梅花师太来了,但很快又走了,师徒俩出城去找陈晋。呵呵,这下可有好戏看。”
赵县令喜形于色:“(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