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

第100章 改革军权 光义拜秀(1 / 1)

石熙载众亲信见赵光义自信满满,又联想到赵氏自赵弘殷以来,连出三代将才,心中的不安就消失了不少。

在名将熏陶的氛围中,赵光义的军略不敢保证优秀,但一般水准应当是有的。

心中这一想法浮现后,众亲信纷纷挺身拜道:“愿祝睦州一臂之力。”

见众亲信都再无异议,赵光义满意的伸手挥散了他们。

不料在亲信们离去后,一直在偏厅旁听的符氏坐不住了。

符氏屏退下人,单独来到赵光义面前:

“战场凶险,望官人三思。”

符氏的脸上满是担忧。

符氏不比众亲信,身为赵氏一份子的她,曾听过赵匡胤对赵光义的评价:“熟读兵书,然不知变通。”

符氏是将门之女,她自然知道在军略上“不知变通”算不得好评价。

刚得到众亲信支持的赵光义,见妻子又出来谏阻,他的脸色暗了下来:

“吾身上流淌的,亦是赵氏血脉。

留哥儿能一战成名,吾为何不能!”

想起前线众臣对赵德秀的交口称赞,想起赵匡胤的桐叶封王之举,赵光义心中就满是不甘。

“你可知先前当前线捷报传至京中,魏仁浦等人是如何得意?

你又可知,京中的百姓当下是如何赞誉他的?

吾不服。

吾跟在陛下身边数年,数年!

吾还未封王,他却先一步封王,他靠的无非是军功而已。

吾不能输给他,吾不会输给他!”

在妻子面前,赵光义暴露出了内心的想法。

赵光义面色愈发阴暗,这让符氏的眉头紧皱。

察觉到符氏的皱眉后,赵光义连安抚下急躁的心情,他对着符氏温声说道:

“你无需太过担心。

这一战,吾会求请陛下,让王全斌、田重进等良将协助。

王全斌的才干你是知道的。”

听赵光义这么说,符氏的眉头慢慢舒展开。

王全斌虽个人品德有所缺陷,在军略方面的确无可指摘。

若有他辅弼,征讨李重进一事危险性的确不大。

当符氏认可了赵光义的做法后,她便说道:

“官人放心,夫妻一心,妾身会支持官人的。”

符氏的话,让赵光义脸上露出笑容。

符氏支持,代表着他身后的符彦卿亦会支持。

而他之所以要跟符氏解释颇多,为的便是就是这一点。

这一战,怎么输?

御驾班师的消息,早就传遍了整座汴京城。

天子大胜归朝,本就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喜事。

而在这场大胜中,赵德秀一战封王的光辉事迹,亦如一股飓风般席卷了整座汴京城。

天子的御驾还未回京,一些封赏的诏书就已陆续发回。

在前不久,天子诏拜魏仁浦为检校太傅。

检校太傅并无实权,但却是一种荣誉及地位的体现。

依汉唐旧制,太傅是为太子或诸侯王师。

赵匡胤赏赐给魏仁浦这一荣誉官称,为的便是表彰魏仁(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