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若兰被黄主任安顿在江镇郊区的一个小院子里。
她安顿下来之后,开始绞尽脑汁地思考翻盘的办法。
她最大的依仗,就是前世的记忆。
她知道未来几十年国家的经济走向,知道哪些东西会变得值钱,知道哪些技术会成为风口。
她想起,虽然她实力不行,但到底是靠着程月宁给的技术,一步步走上神坛,眼界还是有的。
她虽然不懂那些复杂的技术原理,但为了应付演讲,那些技术报告,她都背下来了。
虽然现在投机倒把是重罪,但再过一两年,政策就会松动,到时候做生意就不再是罪名,而是光荣的“万元户”。
她只要再熬两年就行了。
所以,她现在不能再有投机倒把的想法,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
她忽然想起来,前世,程月宁除了搞科研,还有一个很赚钱的副业。
那就是——做翻译!
重生回来前的她,对英语一窍不通。但现在的她,是带着前世记忆的。她搞科研不行,但早就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
在这个外语人才极度匮乏的年代,这就是她最大的资本!
苏若兰的眼睛,重新亮了起来。
她立刻开始行动,利用黄主任的关系,四处打听哪里需要英语翻译。
她相信,只要让她抓住机会,她一定能再次站起来!
就在苏若兰另谋出路的同时,程月宁他们准备去京都的团队,也组织完成。
马上准备启程,去京都了。
学校这边,也很快确定了赴京的日期。
所有人都挤破头,争取名额。能去京都开会,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宝贵的资历。
名额确定,有人欢喜,有人忧。
出发那天,所有去京都的人在学校门口集合。此时在学校门口的,不止有参会的人,还有送行的人。
这次和上次下乡考察不同。
上次考察,除了教授有专车接送之外,其他人都要自行乘坐交通工具前往。
这次,他们是代表着学校,去京都开会,所以学校给安排了车。
农学院的默认程月宁三人会去,但依旧有人吃味。
陈卫东也申请了去京都的名额,但最终被刷了下来。
此刻,他看着被众人簇拥在中间,意气风发的程月宁三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觉得,程月宁是项目的核心,她去,理所应当。
可刘娟和何春花凭什么?
特别是刘娟,她之前犯了错,学校颁奖的名额,都给她刷下来了。
凭什么她们能去,反而是自己这个拿了奖的,却去不了?
越想,心里越不平衡。
一股酸意涌上心头,他没忍住,阴阳怪气地开口了。
“程月宁同学,真是恭喜你们啊,能代表咱们学校去京都,为校争光。”
他说着恭喜的话,但语气却是酸溜溜的。
这话一出,周围热闹的气氛,瞬间安静了些。
程月宁淡淡地瞥了他一眼,没说(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