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编辑一时间沉默无话。
余切以后来人的经验肯定道:“难道你们没有总结过吗?”
刘白宇苦笑道:“总结当然是总结过。但是谁敢说这句话?万一以后越写越短,难不成又改回来?”
余切一听就无语了:小说怎么可能越写越短?
你高估了作家的节操!
他道:“写短是不可能的!《联合文学》那边开始接受大陆小说,以字数甚至行数算钱。写的越多,钱越多。”
“另外,确立著作权的呼声一直相当高,一旦草案出来,就要按字数来给版税,你们《人民文学》要做表率!”
原时空,诗人查海生家里,就是靠版税带来的稿酬重新修建了楼房。查海生死后,他的母亲每次都要感谢来拜访她的编辑。
余切如数家珍:“我们再看看,实验文学刹车后会怎么样?字数会变多,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的界限变模糊。通俗文学自然要写的更长。”
“物价飞涨,杂志也涨价,怎么让读者接受?多刊登长篇小说,让杂志变厚……方方面面来看,小说必然是要越写越长的。”
编辑们楞了片刻,有人抄出笔在纸上复述余切刚才的话。
还有的人,用惊讶的眼光看着余切。
这几个月《人民文学》来了不少新编辑,他们大多听过一些余切眼光准的传闻,没想到竟一点儿没夸张。
传闻中,“融冰之旅”此事几乎是余切促成的,其他人不要看岁数大、资历老,却判断不了局势。王濛一开始以为访问团不过是“做一些有益的文学探讨”,没想到几场辩论后,竟然牵扯到了认祖归宗的问题。
作家们都嗨了,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什么,越聊越深入,顿时成为华人圈的大事!两岸三地的华人作家们,纷纷写文登报替他们隔空应援。
此时,又有消息传来——宝岛那边长期禁锢的探亲政策,已有解冻的预兆,那些发出声音的老兵们,不再被阻拦,岛内的报刊又反常的宣传起了“余则成”这个人……
这一切指向数十年坚冰的融化。
王濛才如梦初醒,半道飞往美国,要参加这一场文学盛事。
如今王濛因“实验性文学”被批评,要是放在之前,他怕是要主动辞职了。正是因为“融冰之旅”的光环,让王濛还能再坚持干几年。
洞悉力啊!
刘白宇哈哈大笑,转过去对全体编辑道:“自从《钟山》和《京城文学》那两篇稿子出来后,现在流行起‘余学’,果然没有流行错!洞悉力是作家的关键!”
“这些话扩展下来,不又是一篇研究稿?”
随后的审稿会上,《背起爸爸去上学》获得通过。
刘白宇问余切,为什么不在《十月》投稿?
余切道:“因为要让更多人看到。《十月》虽好,毕竟不能深入到每一个地方。”
刘白宇顿时明白了:怪不得(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