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长空转眼看去,只见赵敏与朱九真相隔一丈,遥遥对峙。
赵敏盈盈一笑,道:“好啊!好一个大江东去帖!”
卫璧、朱九真、武青婴听了这话,都是一愕。
卫璧、武青婴他们与朱九真从小一起长大,也是文武兼备的人物,认得这是“大江东去帖”。
却没想到一个看着比自己小了四五岁的人竟也识得,可这少年与朱九真过了十余招,他们却对这少年人来历一无所知。
朱九真适才被赵敏一剑震的连退数步,左手笔险些脱手,此刻被她道出武学根底,心中一阵慌乱,喝道:“你叫什么名字?怎地知道这是’大江东去帖’?”
原来昔日朱子柳乃是天南第一书法名家,后来武学愈练愈精,竟自触类旁通,将一阳指与书法融为一炉,传至此时,朱家武功也与书法有关,朱九真每日都须习字。
这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帖’是她父亲的得意武功,竟然被赵敏看出端倪,可她却不知道对方来头,必然要问个清楚。
赵敏笑道:“你这路武功与书法有关,虽然精妙,只可惜文不成武不就之人施展出来,那可就贻笑大方了。”
朱九真一瞥眼间,见卫璧和武青婴在一旁低声细语,不知说些什么,心中妒意又生,更加气愤,说道:“你就算识得,未必便能拆解,单是嘴上说说,哼,算什么本事!”
一声甫毕,向前抢上,双笔舞成一团白气,再次攻了上去。
赵敏心道:“这女娃如此骄横,云哥说我跟她像,应该是指这出了。”
她身子陡然摆动,手中短剑“当”的一声,恰到好处地荡开了这一招,寒光闪烁,恰似浪花般洒向朱九真。
朱九真方才已然知道对方不是凡俗之辈,不敢掉以轻心,今见对方双剑虚实莫测,立即收笔贴身,身形猛旋。
只见两人盘旋飞舞,剑光电闪,双笔纵横,竟不闻兵刃碰撞之声。
云长空这才细看朱九真笔路,见她双笔闪烁,时而如灵蛇蜿蜒,古怪刁钻,时而气势雄浑,一时如瑶台簪花,娇媚自喜,一时又若天马行空,不可羁勒。
赵敏却是剑光如水,看似轻柔,实则玄机暗藏,在身前织成一道银色屏障,朱九真的每一笔,她都能料敌机先。
要知道赵敏经书诗词无不精通,对于朱九真书法之中有点穴,点穴之中有书法的功夫,只是数招,就看了出来。只是她武功学得杂了,虽然会者甚多,却驳而不精。
但是朱九真这一路功夫文中有武,武中有文,文武而途要俱达极高境界,方能发挥妙处。她毕竟功力、以及书法火候都差的远。
再则“判官笔”乃是武林中有文兵刃,贵在潇洒自如,姿态飘逸。倘若一味蛮打恶斗,不免落了下乘。
朱九真武功本就不及赵敏,还墨守成规,要在心上人面前保持风度与美感,(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