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下岗潮,我带着全厂发家致富

第576章 哪来的底气(1 / 1)

全球精密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技术进入成熟期。

因为航空航天领域,如飞机发动机叶片加工和汽车模具行业推动机床向微米级精度发展。

瑞士做出了四轴联动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定位精度达±0.005mm,支持复杂曲面加工。霓虹同期发布的AD系列精密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已实现基于Windows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和自动化电极库管理。

而且这些技术先进企业普遍采用MOS-FET晶体管脉冲电源,放电频率提升至500kHz以上。加工效率达400mm3/min,较早期RC电源提高3-5倍,电极损耗率低于0.1%。

部分高端机型开始集成自适应放电控制功能,通过实时监测火花间隙状态自动调整加工参数,减少人工干预。

瑞士和霓虹主导高端市场占据全球70%以上的高端市场份额,技术参数显著领先。机床价格普遍在50万-100万美元之间,

漂亮国的企业则聚焦大型模具加工。

中国才实现三轴数控电火花成形机床的国产化。

就那个三轴的,他也亲眼见过,效率和精度都远不如国际先进水平。

程时放下资料,扶额:他现在就做六轴数控精密电火花成形机床,会不会有点着急了。

还是先从四轴开始,慢慢再往五轴,六轴推进吧。

毕竟他已经把四轴和五轴普通机床做出来了,再做电火花成形机床,也有了参考和借鉴。

以后做出六轴普通数控机床,再来做六轴电火花成型的,更省事更稳妥?

这样也能建立自己的包含尽量多加工参数的数据库。以后就不需要依赖人工经验调整参数。也能避免人工引起的加工稳定性差。

他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了一行字:“研发制作四轴电火花成型机床的特殊技术难点:脉冲电源技术,工作液系统,电极材料。”

电火花成形机床的脉冲电源决定了加工效率、表面质量和电极损耗等关键指标。

国内已掌握晶闸管脉冲电源技术,并在部分电火花成形机床上应用。但与国际先进的脉冲电源相比,存在放电频率低、稳定性差。低放电频率限制了加工效率,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稳定性不足则导致加工质量波动,影响零件的一致性。

工作液在电火花加工中起到冷却、排屑和绝缘等重要作用。现在国内常用的工作液主要是煤油等,在过滤精度、循环系统的稳定性方面表现很差。国际上先进的工作液循环系统却能够实现高精度过滤,防止微小颗粒对加工表面造成二次损伤。

电火花成形加工中,电极材料的性能对加工效果影响显著。国内常用的电极材料主要有紫铜和石墨。然而,在高精密加工中,对电极材料的纯度、组织结构均匀性等要求更高。比如(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