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初本来就是一个不愿低头的人,觉得自己已经很诚恳的道歉了,而且又不是故意的,她也埋头吃饭不再说话。
“好吃吗?”终于还是冷泽华忍不住这么安静的气氛,语气里带了些无奈的笑意。
林若初赶紧抬起头点头如捣蒜。冷泽华肯主动说话,至少证明有话可以继续说下去了。
冷泽华面露浅笑,摇摇头“那你是想继续吃饭呢?还是想听我说话?”
林若初想也不想脱口而出“听你说话”,林若初哪里敢说想吃饭,可不敢这么放肆。
“那好”,冷泽华说完从包里掏出一个文件递给林若初,林若初接过翻来一看,三张合同,有两张是她认识的,第一位她见的袁总,投资了一百五十万,合约标明其中一百万无偿投资,还有五十万由甲方冷泽华先生进行其他项目投资,第二位王总,投资了四百四十万,合约标明其中两百二十万无偿投资,还有两百万由甲方冷泽华先生进行其他项目投资。
另外一个,林若初不认识,投资了九百九十九万。合约标明其中八百万无偿投资,还有一百九十九万由甲方冷泽华先生进行其他项目投资。林若初张大了嘴,简直不敢相信。
“这,他们还真敢投啊”林若初咂舌。
“不是他们敢投,是他们相信我”。冷泽华道。
“可是,这可是没盈利的啊”。
“看事情别只看一面,做生意的人会比我们笨?”
林若初摇头。
“我给了他们充足的时间来了解我和我的能力,他们投资的百分比分为二八,八不过是一个数字,二才是真金白银”。
“你是说在其他项目上进行投资盈利?”
“对”冷泽华从包里再次掏出一个文件夹递给林若初。
林若初疑惑的接过一看,居然是客户的履历和另外几份合同,仔细一看,袁总的孵化器公司居然才成立四年,合同上还有密密麻麻的借款率,还款率,资金投入比率。王总要成立的早,七年多。还有一个通航国际快运,是十二年,也是投资最多的。
林若初有些不解。
“看的懂吗?”
林若初摇摇头,揉了揉太阳穴。
“那我就给你讲讲吧,袁总你见过的,孵化器有限公司”。
林若初点头。
“你看他多大?”
没想到冷泽华会这么问。
林若初“我看不出来”。
“二十七岁”。
不会吧,这么厉害,才比我大四岁,然后低喃,“是富二代?”。
你二十三?冷泽华问。
“呃,对啊”林若初尴尬。
“他不算富二代,家里小康生活,对于他的事业来说没有阻力罢了”。
林若初听到对方并不是靠父母发家的,不自觉的坐直了身子。
“他毕业后同朋友开孵化器公司,我认识他的时候,他的事业刚起步。
那天我们同在一间咖啡厅,他正在同一位外商推销自己(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