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阳的防治工坊里,自从一月份李渊确定了东出河北的战略计划后,这里的工作就从未停歇过。
从一月到如今的十月,整整十个月的时间,纺织工坊内一片繁忙景象。
工人们日夜不停地忙碌着,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为即将出征的并州军士卒们赶制足够的冬季保暖羊毛大衣。
经过数月的辛勤努力,终于,上百万件羊毛大衣顺利完工。
这些大衣被迅速运往了东出的并州军士卒们手中,以确保每名士卒都能拥有两件温暖的羊毛大衣,抵御严寒的侵袭。
为了制造如此大量的羊毛大衣,李渊可谓是未雨绸缪。
早在中平二年他攻下西河郡时,就开始有意地收集羊毛。
经过两年多的不断积累,终于积攒了足够的羊毛原料,才得以制造出这上百万件羊毛衣。
在这个时代,冬季行军作战对于任何一支军队来说都是极其艰难的挑战。
如果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士兵们在严寒中行军几乎等同于九死一生。
因此,没有哪支军队敢在冬季轻易出征。
但李渊却凭借着他的智慧和创新精神,成功地利用石灰水脱脂技术,实现了羊毛工业的划时代突破。
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羊毛的质量和产量,更为士兵们提供了可靠的保暖保障。
晋阳纺织工坊内,近十万名纺织女工日夜不停地劳作着。
将一根根羊毛编织成一件件温暖的大衣。
李渊深知寒冷对大军的危害,这是他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人所具备的独特认知。
历史上,有太多的军队并非败于敌军之手,而是被严寒的冰雪所击倒。
尽管东出的那二十万大军已经在河北地区基本站稳脚跟,那些郡县里的守军也因忌惮并州军的实力而不敢轻易进攻,但李渊依然不敢掉以轻心,毕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转眼已至十一月中旬,河北的二十万并州军逐渐停止了战事和劫掠行动,开始着手准备过冬。
他们依托着庄园、坞堡等据点,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冬季作战的准备工作。
这些被攻破的庄园、坞堡以及县城,如今都成为了并州军和流民们度过寒冬的庇护所。
庄园内、坞堡中以及县城里,都堆积着大量的粮食,这些粮食足够支撑二十万大军以及十多万流民安然度过这个冬季。
周丁站在襄国城头,目送着最后一批十万流民缓缓朝着并州方向行进,心中感慨万千。
周丁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如释重负地长出了一口气。
“总算是在大雪封山前,成功地将最后一批流民送往了并州,这可比我们原先计划的二十万流民还要多出三四万!”
周丁面露喜色地说道。
“如此一来,也算是超额完成了大将军交代下来的任务!”
就在(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