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起义?十万大军攻破洛阳!

第752章 张辽的攻势(中)(1 / 1)

纷纷紧闭门户,对城外发生的事情视若无睹,仿佛这些与他们毫无关系。

但陈留郡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四年前的黄巾起义,并未波及到陈留郡。

相反,由于皇甫嵩被李渊击败后,来到陈留郡募兵,当时从陈留郡招募了两三万士卒。

这些士卒在经历了平定兖州黄巾军、豫州黄巾军以及南阳黄巾军等一系列战役后,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实力不容小觑。

这些新兵们逐渐褪去了青涩与稚嫩,如凤凰涅槃般完成了从新兵到可战之兵的华丽蜕变。

当年,皇甫嵩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军北上,驰援卢植。

这些陈留士卒大多来自各个世家与豪强,他们原本是为了剿灭中原的贼寇而投身军旅。

如今,当他们被要求北上,去协助河北的世家豪强剿贼时,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地域之分成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使得这些陈留郡的世家豪强们对北上之事兴趣缺缺。

毕竟,他们在中原地区已经捞取了足够的军功,对于北上剿贼且没有任何实际利益可言的任务,自然是兴致索然。

于是,这些陈留世家豪强的子弟们纷纷选择返回陈留郡,将北上的责任抛诸脑后。

这一现象其实很好解释,对于这些世家豪强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自身的利益和家族的发展。

在中原地区剿贼,他们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军功和财富,而北上则意味着要与河北的世家豪强分享这些成果,这显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诉求。

正因如此,当李渊在河北与皇甫嵩的十万大军交锋时,真正属于陈留郡出身的士卒寥寥无几。

这也成为了皇甫嵩轻易败北的一个重要原因。

毕竟,他的精锐部队主要是当初从陈留郡募兵得来的那两三万人,这些士兵经历过数场在中原与黄巾军的激烈大战,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和顽强的战斗意志。

由于陈留士卒的大量流失,皇甫嵩的军队实力大打折扣,最终难以抵挡李渊的进攻。

当他毅然决定北上支援卢植时,他所率领的军队却并非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精锐之师。

这些军队实际上是由中原地区各个家族拼凑而成的,这些家族都渴望能在北上的征程中分得一份军功,以提升自身在乱世中的地位。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军队的领导者并非职业将领,而是那些家族的子弟,他们在军事指挥方面的能力和经验显然相当有限。

相比之下,那两三万的陈留精锐则是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劲旅,其战斗力远非这些家族部曲所能比拟。

当初,那些从战场上返回陈留的大军并未被解散,而是被当地的世家豪强们巧妙地保存了下来,摇身一变成为了他们的私家部曲。

这些世家豪强并非愚笨之人,他们敏锐地察觉到天下局势正逐渐陷入混乱(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