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逸与潘敬在衙房内钻研了许久,
最后决定去工地现场看一看。
于是,两位大人带着一行人,出城向西而去。
绵延不绝的工地让人看着就心旷神怡,
更何况其中还有一些身上布满泥污,
但脸上却露着笑脸的民夫、百姓。
一行人兜兜转转,很快就走到了离大宁城三十多里外的工地,时辰也快到太阳落山。
潘敬身骑战马,看着诸多民夫开始收拾残局,准备结束一日做工。
隔着很远,都能感受到一股国泰民安的气象,
这等情况,一路行来,也唯有直隶有如此景象。
潘敬等人进了工地,随意找了一间大帐篷停歇。
工地的食堂送来吃食,
一行人准备简单吃一口,而后返程。
潘敬看着饭盆里的猪肉炖白菜,有些吃惊:
“这是工地的饭菜?”
陆云逸接过巩先之递过来的两壶冰水,递了一壶过去:
“是工地的饭菜,特意吩咐了,照常打。
若潘大人不信,可以随意去旁边帐篷看看,吃的都是这个。”
潘敬恍然地点了点头,拿着筷子叨起了一块肥肉,
左右前后看着,有些感慨地说道:
“也难怪去年北平行都司叛乱之事极少,
修路的民夫都有肉,
谁若是再反叛,那未免太不识抬举了。”
“哈哈哈哈。”
陆云逸笑了笑,解释道:
“还是有一些逆贼,不过背后都是有人撺掇。
如今大宁正在绘制鱼鳞图册,
有些人不喜欢,便横生阻拦,鼓动百姓拿刀杀人之事常有。
不过,都司精壮大多都在工地、工坊里,乱不起来,规模也不大,便没有往朝廷上报。”
潘敬咬了一口白菜,摇了摇头:
“陆大人啊,各地也有所隐瞒,
莫说是几十人,就算是百余人的叛乱,只要能及时处置,
各地都司、布政使司都会压下来,大宁是大明太平之最,当之无愧。”
陆云逸只是笑了笑,没有过分自谦。
有这么大一个工程在,
一人上工就能养活一家,这要能乱得起来,那才是有鬼。
“怎么样,潘大人拿定主意了吗?
有些担心也无妨,明日咱们可以继续看,
反正这工地绵延几百里,前前后后都有人。”
潘敬摇了摇头:
“陆大人,都已经这般场景了,还用得着继续看嘛。
修路就是一个上利朝廷、下利百姓的事,
尤其是对我等主官,可谓一本万利,本官又怎么会拒绝。”
听闻此言,陆云逸眉头一皱,放下了碗筷,对着身旁站立的亲卫挥了挥手:
“你们先出去吧。”
“是!”
一众亲卫离开营寨,
见状,潘敬脸色也有些凝重,将碗筷也放了下来,静静等着。
等到营寨帷幕落下,陆云逸才轻声开口:
“潘大人,想必您也知道,边疆之事复杂无比,
不仅要平衡朝廷与地方,
还要平衡一些外族(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