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辽东彻底褪去了冬日寒气,日头变得暖洋洋的。
先前整日裹着的貂皮、狐裘总算能卸下,换上了轻便写意的衣裳。
十几日来,辽东都司的修路进程推进得极快,
银子一到位,制造铁器的工坊飞速扩建,水泥工坊也拔地而起。
十几根粗壮的黑烟筒矗立在辽阳城以西,整日浓烟滚滚,连天空的云彩都似多了几分灰蒙。
百姓们见了,非但不觉得是破坏环境,
反倒视作都司发展的象征,脸上满是欣慰!
毕竟吃饱饭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事。
城西工地上,数千顶帐篷早已搭好,还建了些简易水泥房,场面颇为壮观。
近三千人在工地上忙碌,紧锣密鼓筹备着开工事宜。
工地最前方的地面铺着红毯,
十几张案几依次排开,上面摆满酒菜肉食,案头还放着上好的铜炉,插着三根笔直的香。
“快快快吉时快到了,诸位大人马上就来,所有人都退到外围!”
一名管事高声吆喝,挥手示意民夫们撤出布置好的场地,去外围观礼。
民夫们匆忙撤退时,还顺手捡走了地上的杂物,
虽脚步急切,脸上却满是笑意。
这是辽东的关键时刻!
这般隆重的开工仪式,
好些年长民夫只在重建辽阳城时见过,
那是大明刚扫平北元残部、赶走女真人,彻底掌控辽东的年月。
不少人面露感慨,眼神唏嘘,
光阴如白驹过隙,一眨眼十几年过去,
当年参与建城的人多已入土,新来的百姓早忘了往日盛况。
如今,还有一些人活着,
他们拉着孙儿子侄来观礼,就是想让后辈记住这一刻。
多年以后,孙儿子侄成为如他们一般的老朽,也可以重走一遭。
待所有人退出仪式现场,日头洒在通红红毯上,映得案几上的铜炉泛着亮。
离吉时还差一刻,工地外围已挤满了人,
穿短褐的民夫、戴方巾的吏员、披锦袍的大户,
连梳着总角的孩童,都踮着脚往里瞧。
刘老太爷由刘思镇搀扶着,站在靠前的位置,
臧圣杰跟在一旁,手里攥着折扇却没心思扇,只紧盯着案几上的三炷香。
“来了!潘大人来了!”
人群里不知谁喊了一声,喧闹瞬间静了几分。
众人转头望去,只见潘敬一身二品武将官袍,腰系玉带,
由几个指挥佥事陪着,缓步走来。
他身旁是陆云逸,同样身着二品官袍,身姿挺拔,神色淡然,
再往后是张构,依旧是那身四品御史服,
只是脸色比往日沉了几分,不知在琢磨些什么。
潘敬走到案几前站定,目光扫过众人,清了清嗓子:
“今日是辽阳至大宁官道开工的吉日。
承蒙朝廷信任,得诸位鼎力相助,才有今日之景。
稍后祭天仪式,还望诸位诚心敬祷,盼此路早成,惠及辽东百姓!”
话音刚落,人(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