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936章 春风若有意可否许我再少年(1 / 1)

眨眼间过去了三日,

三日里,陆云逸已翻阅完修路、军械、军屯及屯田的各类重要文书,

即便如此,衙房桌案上仍整整齐齐摞着两大堆文书,堆得老高,

一眼望去便透着压迫感。

此时,他正看着一封关于甘薯种植与加大推广的文书,

在这件事上,都司与府衙分歧极大。

都司各部屯田卫的指挥使联名上疏,

直言若明年不种甘薯,

麾下军卒恐要饿死,都司几位指挥使也一致认同此议。

可事情到了府衙,却遭到激烈反对。

农政院的孙菱反对得尤为坚决,

他直言甘薯在关外冰天雪地中的种植特性尚未完全摸清,

轻易大面积推广,一旦遭遇虫灾或病害,

整个北平行都司都可能面临大规模减产,风险太大!

为稳妥起见,先期设立的十个试验点至少需试种两年,才能考虑在其他地区推广。

为此,都司衙门已争论近两个月。

如今春耕的最后期限将至,相关文书也越积越多。

陆云逸歪了歪头,望着面前至少二十本文书,面露愁容。

对他而言,外部强敌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内部分歧,

处置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大乱!

其间的分寸与尺度,实在难以拿捏。

“就不知道给省点心!”陆云逸低声嘀咕一句。

一旁静静侍立的巩先之立刻倒了杯热茶,端上前:

“大人,您消消气,先喝杯茶,

这是北平商贾从杭州运来的绿茶,都司大人都说品相极好。”

“放那吧。”

陆云逸目光仍落在文书上,眉头紧锁,指了指一旁的桌案。

茶杯放下后,他却改了主意,将文书一丢,

拿起茶杯小口抿着,陷入思索。

一旁的巩先之见状,虽觉古怪,却也不敢多问。

约莫一刻钟后,陆云逸放下茶杯,问道:

“先之,你是哪里人?”

巩先之咧嘴一笑:“回禀大人,小人是北平府遵化人,北征时被选入大人麾下,一直跟随至今。”

“在你们家乡,种地是件辛苦事吧?”

“那可不!一年到头忙活,也收不了多少粮食,

有时候赶上河南发大水,调来的种子都要出问题。”

“你们还会从河南调种子?”陆云逸有些疑惑。

“是官府统一调的,我们自己种的麦子,颗粒小、种出的粮食少,远不如河南的种子。

所以每年冬天,官府都会从河南买些种子,混着自家种子种。”

巩先之挠了挠头,

“听说这是南方传过来的法子,说一起种之后不好的种子能变好,

现在想想,大概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吧。”

陆云逸哑然失笑,笑了起来:

“种出来的粮食够吃吗?”

“一般是够的,除非遇上大旱。

其实像我们这样的平头百姓,

只要能种出粮食,大多能糊口,无非是吃多吃少的区别。

小人记得小时候,北边还(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