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第408章 辩论就辩论,骂我干什么!(1 / 1)

“纵观前史,先秦扫六合而开朝,却二世而亡,高祖斩白蛇而起义,至光武亦有波折,时至今日,又逢乱世。”

“天下大势,乃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然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每一王朝,皆历创业、盛世、僵化、衰亡四期,犹如四季轮回,非人力可逆乎?”

许泽先谈及了夏商周,再及秦汉为例,提及了分合之势。

此势,当下很多贤者皆知晓,其实也是很多隐士期待所在,他们明白隐居保身,终有一日会迎来初平之年,而后便可再出。

所以此论,倒是不算震撼,不过却适合拿来当做引论的说法。

而且大部分有见地的儒生,也只是看到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势,其实并没有深入去思考,更加不可能得出许泽这种类似四季变化的推论。

因为其实很多人都还有固化的思想,不愿意深思,又或者觉得自家所学,能够解决这些难题,可千百年来,一直未曾解决。

其实也到了该循其本的时候,但没有人愿意踏出那一步。

不过审配想起方才在许泽那里吃了瘪,现在正好利用此话反驳一番,他立起身来笑道:“许扬州这说法,岂非大逆不道?此言危言耸听,暗指大汉气数已尽?这可是大不敬?”

“不敬?”

许泽面色平静的看向他,耐心而柔和的道:“此非是不敬,本州牧所言是规律,并非是定数,诸位自诩大儒,应当略懂医理,见病而不知其源,方为真不敬。知期,方可寻破期之道。”

“譬如人知生老病死,便可养生延寿。王朝亦然,若得良方,可延其祚,可缓其衰,乃至开创新律。这是不敬吗?这是真正的敬天爱人。”

审配撇了撇嘴,察觉到一丝端倪。

许子泓好像,辩才很不错……因为他临场辩答的时候,基本上无需思考,张口就来,这种天赋不常有,寻常文士在辩言的时候,都会用一些小习惯比如轻笑、顾左右而言他,来拖延组织反驳之语的时间。

但是许泽太顺畅,审配有点不敢再说下去,只能灰溜溜的又跽坐而下,像一只煮熟的虾。

“本州牧常思量,大丈夫生于世,常人可顾小家则为世间安宁献力,有求者可学而往上;有能者为家国献力,无论何种,其实都是在为世间献力。然身逢乱世,许某发现很多沽名钓誉之人,其实是在为世间招祸。”

这话说完,袁绍本在抚恤,听得浑身一怔,下意识的觉得许泽又在骂他。

但见周遭文武都若有所思,未曾将目光看过来,于是摒弃了这种猜忌,他可能是骂袁术,袁术那混蛋的确挺给人添堵的。

“然则,破局之路在何方?在空谈文章道德?在恪守古礼旧制?如诸位一般,立于旧学之上固步自封,代代藏学而传,诉诸于掌控而非广学?”

“唉,吾尝(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