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第422章: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1 / 1)

五人成一组,趁着夜色而行,而路径上的守备许泽早就已经打点好了,持信令即可畅通无阻。

校事府办案本来就有特权,只要最终审理的结果可以拿出完整的证据就没人会说什么,更何况还是有许泽密令行事。

贾诩看了一会,笑道:“君侯要从他们身上找贪腐证据,将这次杀人当成惩恶扬善?”

“唉呀,想法是好的,可是未必能找到合适的罪证啊……”

人家已经开了偌大的北临学府,先后数年有上万门生往来进出,也举荐了几名官吏,再加上,朝中也有三公镇场,那些见不得人的事,肯定不会被人知道的。

“老朽记得,这三人全都是清贵之职,小心谨慎得很,而且是冀州降后才调任来许都的吧?更加不会露头。”

这些清流之所以还占着朝堂的位置,那就是在等机会。

大汉初平的这段时期,一定是勋贵显赫的,似曹、许这样打下江山的臣子,手握重兵和威望,只要他们还在就没人能惹。

而在下一个时期,等勋贵的后嗣等躺在功劳簿上享受了几代,慢慢的就会滋生出蠹虫恃宠而骄,又会逐步扶持清贵能臣,来权衡朝堂的势力。

这么多年向来如此。

许泽也明白,这帮人属于是在等版本,现在是曹许的版本,让他们缩着头就得缩着,若是抓到了把柄,缩着也能砍。

不光要砍,还要挫骨扬灰的把声名尽数毁去,让他们的阶层自己掉下去再说。

以前贾诩那句话说得就不错,名门望族是杀不完的,那换一个思路,既然杀不完,那就不得不说出男人都爱说的那三个字。

换一批!

换我背后的家族上来,这样妥妥当当,好管很多。

“那可不一定,”许泽嘴角一扬,笑得无比自信,“我运气一向不错,此番看看便知道了。”

清高权贵之士,未必就没有罪证,因为有时候他们自己都不觉得那是罪证。

“真的?”贾诩不信,每一次运气都能这么好?

“那你跟我去许都府,再去大理寺。”

“行,老朽今日也想看看,君侯的运气是否真这么好。”

许泽的话也激起了贾诩的兴致,这布局又要有一部分靠运气?

哼,老夫不信,定是有密报或者暗中察觉了某些蛛丝马迹。

否则计策靠武力、布局靠运气,这古往今来岂有人能治你?!

这哪里还是人,倒像个妖道了。

……

许都府。

一个头发黑白相间的朴素老者在此,他身穿的官服未有多少配饰,也无绶带,面容亦是祥和,仿佛农家小院里来闲谈的长者,儒雅随和。

“此人凶恶,但以往并不是这种性子,满府君明察秋毫、刚正不阿,想来不会偏袒,他忽然性情大变,老夫认为其中有隐情。”

满宠闻言一顿,抬头看了他一眼,“卫老不妨直说。”

眼前的长者便是尚(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