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君神色不变,树枝在“九”字旁又添了个“八”。
“九数去一为八,八乃极阴之数。”他轻轻摇头,树枝在“八”字上点了点,“此数亦非吉兆,主衰亡之象。自那豫州鼎沉于泗水,天象便屡生异变,大将军赢摎暴卒,庄襄王因此忧惧成疾,沉疴不起…皆是此阴盛之数带来的不祥之兆。”
刘邦“哦”了一声,眼神闪烁,身体微微前倾,带着一种猎奇般的探究,却又刻意保持着语调的轻松:“既是不祥,那为何这八鼎之秦,还能龙踞九天,威压四海?”
李少君嘴角勾起一丝洞悉世事的微笑:“极阴则为坤卦,行至上六爻。这条假龙欲强行化真,必引真龙相争,此即爻辞所云,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刘邦沉默了片刻,篝火在他深陷的眼窝里跳动。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了许多,带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对天下大势的直觉解读:“玄黄…那是天地混沌之色,也是中央正色,即便假龙最终侥幸翻了身,成了所谓的真龙,这过程也必然是尸山血海,天下大乱的局面……根本停不下来?”
问话间,刘邦的目光锐利地投向李少君,仿佛要从对方脸上印证自己的判断。
“正是如此!”
李少君望向刘邦,缓缓颔首:“坤卦上六,假龙也,若它强行逆天化真,坤卦本身便会骤然崩塌,化为‘剥’卦。剥者,衰败剥落,仅存一线生机之象。”他的树枝在地上迅速勾勒出剥卦的卦象,“剥卦上九爻辞云: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刘邦的目光紧紧锁住地上那简单的卦象符号,低声咀嚼着爻辞,像在品尝一块硬饼:“硕果不食…硕果仅存,却不得食…”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一种近乎野性的光芒,嘴角却扯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带着冷诮的笑容,声音不高,却字字掷地有声。
“这意思……莫非是说,大秦这棵大树,折腾到嬴政这一代,果子都快掉光了,就剩下最后这一个独苗挂在最高的枝头?嘿,偏偏还不食,够不着,吃不到?这……这不就等于明摆着说,大秦传到今上手里,已然是油尽灯枯,后继……彻底无人了?”
最后的反问,他刻意拖长了调子,目光灼灼地盯着李少君,那散漫的伪装之下,是毫不掩饰的对这“定数”的探询和确认。
李少君笑道:“君子得舆,小人剥庐,宗庙都没了,哪里还能保得住国?故此才有天将陨石,上书警示!”
转了一圈,话题又转了回来。
“九鼎乃禹王血脉所系之鼎,九州山河之魂所铸,是王权天命。九鼎的沉浮,便是这天下气运的起伏,非天命所归者,纵有移山填海之力,亦不能撼其分毫,九鼎不显,乃天机未到,却又昭示着…”
说着,李少君将话顿住,目光如电,倏地(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