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里送走波特先生一家,回到候车大厅,发现K先生早就守在那里等待自己。
“老板,我刚刚向火车站的伙计打听了周围的情况,这附近的商铺价格不算是太贵。当然也可以用租赁的形式进行。”K先生凑近了跟拉里说起来。
K先生表情或多或少有点跃跃欲试,刚刚拉里跟他所说的便利店生意的确带给他很多启示。
拉里略一思考,看着K先生的眼睛说道,“前期你来操作,反正你手里有一笔余款。你得先租房,安顿家人,寻找合适的商铺,等罗根出院之后,我们再一起核算金钱。”
“出院吗?罗根出什么事了?”K先生皱眉问道。
拉里将罗根的事大略说了一遍,然后追加了一句,“罗根的父亲很生气,正在想尽办法找到袭击他儿子的那些人。”
说这话的时候,拉里认真的看着K先生,发现刚刚自己谈到罗根父亲的时候,K先生多多少少显出些不自然的神情,显然是对罗根父亲有些忌惮。
拉里装作没看见,随即又说道,“您可以先忙您的,找到合适的商铺就去证券公司找我。等罗根出院之后,我们三人再一起商讨合资开店的事。”
K先生有点惊讶,追问了一句,“还要加上罗根吗?”
拉里点点头,说道,“对的。他是我最好的兄弟,有发财的事,怎么能不叫上他?而且有他父亲摆在那里,我们在城里很多事也能少遇到很多麻烦。”
K先生略略点了点头,显然是同意了拉里的设想。
出了火车站,拉里向K先生告别,自己雇佣了一辆出租马车,吩咐车夫赶回市中心。
马车转弯准备离开的时候,拉里特意在马车车厢里注视着K先生,看见他还真就站在小广场上认真的观察起附近哪个位置的商铺人流量最高、哪里最适合开店。
拉里默不作声,将身体靠在椅背上闭目休息。
刚刚他是故意临时将罗根拉进便利店项目的,就是为了制衡K先生。
本来,拉里的设想只是跟K先生一起开个店铺,慢慢做出品牌形象,再加大投资,将便利店这种足够先进的业态推广下去。
但自从知道K先生就是阿尔·卡彭的父亲之后,拉里就多了个心眼——好关系不如好制度。
与其现在就把希望寄托于K先生以后会保持勤勉诚实,不如在生意初期就引入制衡机制,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未来的很多隐患。
不要去考验人性,因为人性经不起考验。
这是拉里得到的教训。
自己总不能指望和卡彭签上一纸合同,就能限制住教父们的扩张野心吧?
引入罗根,就是想办法将原本就尿不到一个壶里的爱尔兰人、意大利人放在一起。看似是预设了内部障碍,但反过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将这个小团队的内耗苗头抑制住,起码在开始阶段,让大(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