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过简餐,华莱士先生被潘恩韦伯证券公司的投行拉去做内部分享,拉里则回到了阿斯特酒店自己的房间。
这次,两人订的都是套间。
阿斯特酒店的套间极其奢华,内间是卧室,外间是壁炉和铺有波斯地毯的桃花心木家具。
拉里坐在沙发里,什么都先不想,先把这趟的收获拿了出来进行盘点。
在瓦尔登湖买地,以及随后一周的花销之后,钱夹里剩下一共1524美元。
这趟去哈特福德的柯尔特公司,得到了一枚金壳怀表,和一张3000美元的支票。
而今天在潘恩韦伯证券公司的奖励大会上,自己也得了6000美元的奖励支票,以及1.53万美元的特别奖励支票。
也就是说,在本次柯尔特公司债券承销项目中,自己总共获得2.43万美元的奖励。
拉里看着三张支票,寻思自己要真的就是个普通证券公司员工,今天就已经算是走上人生巅峰了。
要知道此时哪怕是华尔街的精英打工仔,周薪也就是50美元;而像是投行部门的经理,或者类似波特先生担任了纽约最大营业部的总经理,这就已经是中层员工的顶部精英了,周薪不过180美元,合年薪不到1万美元。
拉里一次就赚了他们2年半的薪水。
关键是华尔街的银行、券商,还算是全美国各行各业的顶薪行业,有些行业虽说也非常赚钱,比如此时的石油、钢铁和铁路行业,但其绝大部分员工却与高薪本身并无缘。
百年风云变幻,行业兴盛又衰落,多少公司曾经煊赫一时,最后又沉寂无声。
可华尔街还在,金融行业依然还是所有行业里首屈一指的顶薪行业,这点始终没变。
一个普通美国人,如果真的如拉里这样进入了金融行业,怎么也都该满足了。
可对拉里来说,这只不过是开始。
拉里看了看三张支票,心说自己都没有去兑换过支票,这年代不知道兑换支票什么手续?
好在,三张支票都是同一家银行,叫纽约国家城市银行,这是全美目前第一大商业银行,这家银行在全美国各大城市都有分行。
拉里倒不急着兑现,只不过看着这三张支票,脑子里忽然就想起了去年12月在霍利斯顿镇买地之后,回到波士顿收到了罗根给送来的3000美元。
那时候,拉里骗父母说那些钱是“奖金”。
如今真的奖金来了,这也算是父母送自己到潘恩韦伯公司的最大本职工作的收益了。
拉里决定回到波士顿后,将这2.43万美元送给父母,也算是兑现“奖金”这个承诺了。
至于金壳怀表,拉里觉得柯尔特真的带给了自己好运,于是决定将怀表留下,替代自己那款普通怀表。
算完账,尤其是想好要将这些钱都送给父母,拉里心头非常轻松。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