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公公在院子里打水,婆婆在厨房洗菜,她把东西放好,走过去帮忙,“爸妈,你们什么时候来的?中午饭在哪吃的?” 何大根把水桶装满,笑得有些憨厚,“中午就到了,吃的自家带的馍,冬宝今天工作,你妈说咱们一家人今天吃顿好的,就当是庆祝,腊肉已经炖上了。” “行,我去菜窖里拿两根萝卜,等会一块炖在肉里,你们带了小白菜?冬天的白菜甜,等会烫着吃,妈,我再做个鸡蛋汤?” “不用,我等会给冬宝蒸鸭腿,剩下的鸭肉你跟着一道做了。” “成,我去切点小葱和辣子,洒在上面才香。” 王桃枝蹲下去清洗腊鸭,抽空问,“冬宝的工作落实了,我一回来就听院子里的人说你当上干部,是真的吗?” “没有,他们误会了。” 何瑞雪解释了一下以工代干的意思,何春生和何晓团刚好进屋,恰好听见了她的话。 何春生挠了挠头,“这跟咱们厂里的干部也差不多嘛,只要待遇一样,管它在不在编制上,最多影响以后往上升而已,你那办事员主要是看资历,不用着急。 冬宝,你也不能太老实,要常在领导面前干活,做的工作都要叫人知道,不然人家怎么提拔你。” 王桃枝将手上的水甩干,把抹布丢给他,“你就光嘴上说,在厂里这么多年了,怎么没见你混成干部?” “我那不是学历不够吗?就一高小毕业还想当领导,说出去都叫人笑话。” 何大根有话要说了,“谁让你当初上学不专心,让你读书你宁可去喂猪,现在知道吃亏了吧?村里人还说我家偏心姑娘,儿子不如女儿文化高,那是我们不让你们读吗?” 分明是这哥俩一个赛一个地坐不住,念个书跟被下了紧箍咒一样。 何春生连忙赔笑,“咱家的姑娘都是有大出息的,我哪能比得上。”这话老太太爱听,将手里的菜沥干,她扬起眉梢,飘飘然道,“那是,也不瞧瞧是随了谁,我早说了,女孩子家家就要霸道些,多读点书。村里养出的姑娘倒是勤快懂事,一辈子围着锅灶打转,累死了人家都不记她一个好,能有什么用。” 好歹读个小学出来,不说找个工作当城里人,好歹能嫁得更好。 不管是彩礼钱还是往后婆家对娘家的帮扶都能多些,全是些短视的,连这笔账都不会算。 “咱老何家爷们也不差啊。”何大根不肯服输,朗声道,“老大和老三都孝顺着呢。” “都好,我不跟你争,不过谁都越不过咱家冬宝。” 王桃枝笑笑,低头烧锅做饭,浓郁的肉香毫不遮掩地飘散开来,传到院子里久久不散。 正在做饭的另外几家人闻到香味后骂个不停,只能加快手上的动作,等会蹭着他家的香味多吃几口。 有那宽泛的人家,已经在打算明天割几两肉回来吃,给家里孩子补补身子。 至于像昨天一样上门讨要,嚯,赵梅丫余威犹在,就连最不讲究的孙家人都只会抱起地上打滚要吃的孙金宝,对着何家的方向骂上两句。 手上却把孩子抱得紧紧的,生怕乖孙跑到何家平白遭一顿打骂。 赵梅丫发起飙来是真的会动手的,挥着扫把棍往人身上疼的部位招呼。 谁敢还手她就往地上一躺,何春生在背后虎视眈眈帮她撑腰,院里人根本拿她没办法。 孙家 孙来娣和两个姐姐缩在灶台边上,喝着稀薄见底的野菜粥,默默降低存在感,生怕发出声音惹到奶奶,眼底却酝酿着阴沉的忿恨。 都怪何家,明明都能天天吃肉了,为什么不能给他们分一点。 就何瑞雪那样的懒货都能找到工作,她从早到晚干活却吃不饱穿不暖。 凭什么! 老天要是能开开眼把她俩换换就好了。 要是她有了百货大楼的工作,奶奶肯定对她和孙金宝一样疼。 第22章 刘医生 何晓爱和何晓友两个孩子只觉得这两天过得简直是神仙日子,竟然连续吃了两顿肉。 尤其是这一顿,在何瑞雪的坚持下,王桃枝把她带回来的腊肉全下锅了,分到每个人碗里都有好几片。 还有蒸的腊鸭,他俩一人分了半个鸭胸脯,大口大口地吃,嘴唇油光发亮,心里别提多美。 至于何瑞雪面前,自然是老太太承诺过的大鸭腿,肉质筋道,丝丝缕缕间带着腊味独特的风味,越嚼越香。 铺在底下的小芋头吸满了汤汁,口感嫩滑,入口即化,比肉还进滋味。 何晓爱盯着她面前的盘子咽口水,“小姑姑,好吃吗,是什么味道的?” “你们自己尝尝?” 何瑞雪把其中一只鸭腿撕扯了两块肉出去,两个小的都有份。 老太太有些不乐意,但是没说什么。 他们只是看着眼馋想尝个稀奇,尝过后都表示很好吃,但都懂事地没有继续要。 在家生活这么多年,已经掌握了生存法则,那就是奶奶在时,小姑姑的地位绝对是最高的那个。 吃完饭,何瑞雪陪着老太太在院子里散步,正好撞见住在右边正房的刘医生从门口走来。 “老刘,又加班啊?” “赵姐来了,在厂里多忙了会。” “你们当医生的就是这点不好,随时都有人生病,我刚还看到慧心坐门槛上等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