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府翻身记事

第141章(1 / 1)

再比如他对付曹国公府,也是一样的路数,让你自顾不暇。

曹国公府一家子现在还犹如惊弓之鸟,关起门来不敢参加任何诗会、花会。

林云珠猜测,定是江世杰知道了庞三夫人去大理寺卿府上的事,对林家起疑。并且还查到了些蛛丝马迹。

知道之前的事是林家在背后使坏,所以直接对林文康出手。

但这事,还真没有假,她祖父的确犯过事。

这林氏一族吧,没发迹的时候还好,一门心思在老家埋头苦读。

自从到了京城,像是被这繁华迷了眼。

心心念念就想要更进一步。

前朝送了一个姑娘进宫,得了爵位。此后就没有消停的时候。

他父亲是如此,他祖父也是如此。

总之就是,一颗想要上进的心,时刻都在蠢蠢欲动。

他祖父那时候是前朝末年,林家逐渐衰落。

也没有适龄的女儿能送进宫。

祖父就牵扯到党争里去了。

后来被牵连下了狱。

但林家本就是一个小虾米,也没人在意。最后只定了个不大不小的罪名,挨了几十个板子,就放了出来。

但这个确实是有案底。

你说为什么林文康参考的时候没有被查出来吧?这其实也是一个建国后科考的惯例。

因为战乱那些年,各地的资料很多都被损毁了,包括京城也一样。

所以,要查人三代并不是那么容易。

有些有资料的,自然能查到,但损毁的,怎么查?

只查有的资料,那不公平。

所以,惯例是只查开国后的案底。林家祖父是前朝的案底,自然没人去查。

但这事,只是惯例。科考却有明文规定要查三代。

江世杰就抓住了这点。

而且,江世杰的厉害之处在于,他明知道这事很可能被轻拿轻放。

所以,并没有指使人去揭发。

而是把这事传扬到了那些普通学子中去。并有意引导成普通学子和勋贵学子的矛盾。

这些人可不管什么前朝,他们只知道林文康出身伯府,这就是贵族阶层和他们之间的差别。

他们认为林文康是因为伯府的出身,才有了这样的特权。

这几日,很多学子在礼部那边闹事。要求严正处理此事。

礼部那边可不敢大意,一个处理不好,就会造成极大的社会矛盾。

所以,礼部根本不敢压着,直接报到了皇上跟前。

皇上一看也头痛,这事已经被闹得偏了方向。解释是解释不清楚的。那些普通学子只会以为朝廷在偏袒权贵。

那就只剩下处理林文康一条路?

但处理林文康也麻烦,万一又有人被爆出来同样的事怎么办?难道要把前朝那些资料全部销毁?

最后,皇上下了一道旨意,让礼部彻查此事。

这就是把难题甩给了礼部。

礼部这边是白尚书负责。

白家因为刘心瑶的事,和永宁伯府是有些龌龊。

但这个时候白尚书可不敢乱来,真出了事,这锅不是他能背的。

于是,接了旨意后就慢慢拖着。

第116章 应下亲事】

林文康在书院接到了消息,也猜到是江世杰的手笔。

他自然是要回京城的。得去礼部接受调查。

而且,他都马上要没了科举的资格,还读什么书?

但在回京之前,他央求了曾凡一事。

曾凡在思索片刻后,终是神色复杂地点了头。

这日曾芙收到了曾凡书童的传话,让她去一趟书院荷花池边的亭子。

曾芙走到荷花池边上的时候,就看到亭子里等着的人,并不是曾凡。

林文康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远处。他身旁是大片开得正盛的荷花。

如今,前程未卜,但他似乎丝毫不受影响。

他今日一身银白暗纹丝质长衫,身如玉树,沉静从容。

这一刻,曾芙只觉这满池的荷花也及不上他的风姿。

曾芙自然知道,今日弟弟是不会来了。

她对着身后的丫鬟吩咐了一声,就独自往亭子走去。

她还没走近,林文康就感受到了轻缓的脚步声。

转身对着她颔首:“曾小姐!”

“林二公子!”

相互见礼后,曾芙率先开口问道:“不知林二公子今日找我来,所为何事?”

林文康知道, 现在虽然是上课时间,但这边也可能有人经过。他得尽快把话说清楚。

“京城出了些事,我得回去处理。不过,回去之前,有些话想同曾小姐说!”

曾芙也知道他因为科考资格的事,被礼部调查。

但见他此刻说得如此轻松,显然是有了应对之策,而且成竹在胸。

如此,曾芙那悬着的心也落了回去。

“林二公子请讲!”曾芙没有扭捏,很是干脆。

“前几日,庞三夫人受了永宁伯府的委托,曾去过大理寺卿府。想来曾小姐也知道了我的心思。但一直未收到曾家的回音,不知曾小姐是有何疑虑?”

曾芙没想到他说得如此直白,不禁深深看了他一眼。

这一看,正好和林文康的眼神对上,他那微翘的眼尾,好似妖精掷过来的钩子!

曾芙赶紧低下了头。

又听林文康继续说道:“我知曾小姐对亲事慎重,若有要求,可以提出来。凡我能办到的,定竭力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