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紫算是看出来了一点门道。 这位粉色衣裙的少女正是现任通州卫指挥使的嫡幼女。 秦婉也正往那边看,随后在林云紫耳边小声说道:“除了这位,还有兵部左侍郎家的小姐,吏部左侍郎家的小姐,我们一会儿离得远些,别影响了她们发挥。” 林云紫看了她一眼,笑着点头。 秦家的消息果然灵通。 他们永宁伯府现在的消息渠道也多了起来,但关注面还没有秦家这么广。 听秦婉的意思,今日贤妃就要在这几家中选了。 三皇子目前的短板是少了军权。 太子有镇南王府的支持,二皇子有镇守辽东的定远侯支持。二皇子妃是现任定远侯的嫡女。 目前,手里掌着军权,且在军队有威望,又能独当一面的大员,一共就四家。 凉王、镇南王、定远侯和寿春伯。 凉王那是不要想了,人家自己要造反。 镇南王和定远侯已站队,就剩一个寿春伯。 可惜寿春伯不仅不站队,偌大的寿春伯府还没个女儿。 这让三皇子一脉的人很头痛呀。 贤妃的娘家姜家,这些年一直试图拉拢寿春伯府的人,还有意将女儿嫁进寿春伯府。但却始终未成事。 眼看寿春伯府这边走不通,贤妃又将主意打到了通州卫指挥使这里。 通州位于运河北端,历来都是交通要道,是漕运、仓储重地。也是京城的门户。 贤妃若能为三皇子拿下这位,三皇子今后争位的筹码又能增加一成。 但贤妃显然也很稳。 在这个基础上,还搞了两个备选。 一个吏部侍郎,一个兵部侍郎。 贤妃的兄长现任湖广布政使,这个官职不低。姜家也在京城经营了多年。但六部的重要位置上,还没有三皇子一脉的人。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私底下他们拉拢了哪些,并不好说。 若通州卫指挥使这边没成,这两个也是不错的选择。 吏部是杜首辅兼管的,杜首辅没站队。若能把吏部侍郎拢到麾下,三皇子一脉就能在吏部有话语权。 兵部这边,尚书大人也是现任阁老,不过这位和左都御史一样,都是皇上的人。 那就代表也没站队。 他们拉拢一个侍郎,也相当于在兵部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所以贤妃算得既精且稳。 果然,没一会儿,那两家的小姐也到了。 这三位都被领到了最靠前的座位坐下。 眼见又陆续到了不少人,林云紫就和秦婉分开来,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 等人都到齐了,又等了好一会儿,皇后和贤妃才领着一群宫人,浩浩荡荡地过来。 众人立即起身行礼。 行完礼,皇后说了几句场面话,就没再开口。 接下来,基本就是贤妃在主持。 毕竟是三皇子选妃,皇后作为嫡母,意思一下就行。最终拍板的,肯定是贤妃和皇上。 贤妃今日一直很和善,还特意和那三位都说了几句话。 此后,就建议小姐们可以自愿表演才艺。 能在皇后和贤妃面前展现才艺,那是难得的机会。 就算不能被选上三皇子妃,至少能在这两位面前露个脸。 因此,很多小姐都意动。 一旁的宫人为愿意表演才艺的小姐们登记,然后准备道具。 有些写诗,有些作画,就得准备笔墨纸砚。 有些弹琴的,就得准备琴。 林云紫和秦婉都没有表演的意思。 林云紫坐着没动的时候,发现皇后的目光总是有意无意往她这边扫。 就在宫人准备的时候,三皇子来了。 这把那些有心思的小姐们激动坏了。 若三皇子看了自己的才艺,心动了呢? 但三皇子只是露了个脸,眼神也一直停留在前面那三位的身上。 不过片刻功夫就离去。 此后,小姐们开始表演才艺。 皇后倒是好兴致,一直从头看到结尾。 还对三位才艺出众的小姐给了赏赐。 等到一切结束,林云紫和秦婉结伴出宫。 但林云紫的心里一直都有不好的预感。 果然,两日后,永宁伯府就接到了圣旨,林云紫被选为了太子良媛。 (本文是架空文,东宫妃嫔的位分和朝廷官员的官职也不是参考的同一个朝代。大家理解一下,谢谢!) 第161章 林云紫被选入东宫】 永宁伯府众人接到圣旨的时候,全都懵了。 不是去陪跑吗?怎么就被选上了? 也不对呀,给三皇子选妃,怎么被选为了太子的妾室? 这只能说明,宫里如此大张旗鼓行事,本就有意借着三皇子选妃的由头,为东宫选人。 林文康又被叫了回来。 “圣旨已下,此事已经无法更改。”林云紫对众人说。 虽然家里人都不想林云紫入东宫,但谁也不能抗旨。 林云珠想着书里的内容,虽然林云紫进东宫的结果没有变,但时间线却变了。 在原书里,林云紫是景泰十年的五月才进的东宫,现在才景泰九年。 原书林云紫进东宫的位份是承徽,比起良媛低了些。 还有一点,原书里也是皇上为东宫选人。但林云紫是主动筹谋进的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