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林云晓思索片刻,马上就反应过来。 “新任礼部尚书是余首辅的人!” 林文杰和林云珠点头认同。 林文杰耐心跟她说了朝堂上最近的局势。 “杜首辅告老后,皇上就让余阁老升任了首辅,但阁老的位置还有三个空缺。其余两个一直空缺,倒不用管。但这次,至少要补一位上去。” “所以,这个事和入阁有关?”林云晓讶异道。 “嗯!” 林云晓一个人思索,家里人没有打搅她,让她慢慢想。 过了一会儿,她看着众人问道:“礼部尚书有机会入阁,但其它派系的人不乐意,所以指使曹家去举报礼部?” 不等人回答,继续发问:“现任礼部尚书是余阁老一方的人,是谁指使曹家?张阁老还是向阁老?” 张阁老就是兵部尚书,向阁老是左都御史。 林云晓显然认为是这两家不想让余阁老在内阁占两个席位。 林文杰见她如今能想到这么多,已经很不错。 此时出声提醒:“现在三位阁老,余阁老虽然是皇上的嫡系,但余家有自己的想法,早已和皇上不是一条心。张阁老和向阁老本就是先皇的人。” 换句话说,就是内阁现在没有皇上的心腹。 “曹家是受了皇上指使?”林云晓恍然。 随后点头道:“也是,曹家若要投向张阁老和向阁老,早就站过去了。他们想选一个最稳妥的靠山。” 皇上给曹家递了橄榄枝,曹家自然要接着。 若说靠山,谁能比得过皇上稳妥? 听到这里,林云珠眼神一亮,转头曹林文杰看过去。 “大哥,曾大人有希望吗?” 林文杰肯定地点头,“希望很大!” 刘心瑶和曾芙一听,都露了喜色。 “曾大人能入阁?”林云晓问道。 林云珠反问道:“皇上想安排一个心腹入阁,现在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刑部尚书都是皇上嫡系。为什么他们没有礼部尚书的呼声高?” “因为他们资历不够呀!”林云晓理所当然回道。 “是呀,这几位都是最近才坐上尚书之位。相比之下,礼部尚书的资历可比他们好多了。但他是余阁老的人,皇上不乐意呀!这次曹家举报礼部,他这个尚书必定被牵连,自然就失了入阁的机会。”林云珠解释道。 林云晓一拍桌子,“这样一算,不就只有曾大人了吗?” “不出意外。”林云珠提醒道。 通政使在先帝执政的后几年就没什么实权了,几乎没有机会。 但皇上可以使手段对付礼部尚书,别人自然也可以对曾大人出手。 只是,这个可能很小。 朝堂讲究一个平衡。 曾大人虽然是三品,比起六部尚书的品级低了些,但重要程度却一点不低。 且曾大人在大理寺卿这个位置多年,资历肯定是够的。 曾大人此前虽然没有站队,但也没有如张阁老和向阁老那样,在皇上和余阁老打擂台的时候中立。 且曾大人年轻,他的从政之路还很长,只要他这次倒向皇上,此后自然就是皇上的人。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曾大人背后是曾氏一族。这是不输余家的存在。 谁敢惹他们?都得仔细掂量掂量。 综合来看,曾大人的机会很大。 曹家公子举报礼部的事,在学子中闹得很大。 皇上命刑部调查此事。 结果,就有这么巧,刑部尚书病了。 这事就落到了刑部两位侍郎的身上。 礼部尚书本就是从刑部调过来的,刑部的两位侍郎正好就是他的心腹,都是余阁老一党的人。 这怎么审? 审不出问题,外面的学子同意吗? 审出了问题,入阁之路就断了。 余阁老心塞,从刑部尚书生病,他还看出皇上想动刑部的两位侍郎。 最后,在他的示意之下,推了一个礼部官员出来认罪。 礼部尚书担了个失责的名头。 失责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入阁的机会,但尚书之位好歹保住了。 刑部的两位侍郎也打起十二分精神,在审理这件事上没有被人抓住把柄。 这个案子刚刚审完,会试的成绩也出来了。 这次恩科一共录取了一百六十人。林文康排在第五十六,十二叔排在第一百四十二。 曾凡就厉害了,排在了第八位。 接下来就是准备殿试。 有了会试的成绩打底,林文康入仕已经不成问题。 第261章 阁老之位】 礼部这个案子审完后,不管是永宁伯府还是曾家的人,都认为曾大人入阁已经板上钉钉。 只等着皇上最后拍板。 但会试结果出来后,通政使方大人的呼声突然高了起来。 在建国初期,太祖设立了通政司,长官为通政使,正三品。 太祖在位期间,通政使的地位很高,和大理寺卿并立。 但先帝在位的后几年,因为通政司和大理寺、刑部的职能存在重叠,被逐渐边缘化,现在的通政使没什么实权。 所以,此前内阁的这一位置,并无人举荐这位通政使方大人。 但会试结果出来后,本次会试的会元自称是方大人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