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要看到两派斗起来就成。 如此过了几日,十月初一这天,刘心瑶高调去普光寺,为林文杰祈福。 这一趟去的时候倒是一切顺利。 但回来的时候,却出了事。 刘心瑶的马车刚进城,不过走了两条街,就有一支箭矢朝她的马车飞来。 还好,那支箭稍稍偏了些,并未射中刘心瑶,只是钉在了车厢上。 因为城外肯定不如城内安全,所以刘心瑶去普光寺这一趟带了很多护卫。 这些护卫见伯夫人遭遇危险,一些留下来护卫刘心瑶,还有几个跟着那箭矢来的方向追了出去。 过了一阵,就有护卫回来禀报,他们跟着那刺客一路追去,不想那人竟然进了恭王府。 他们却被恭王府的人拦在外面。 刘心瑶当时一脸的不解,吩咐人将那钉在马车车厢上的箭拔了下来。 当她看到那支箭时,顿时脸色大变。 然后便带着下人,一路往顺天府去。 百姓们见有热闹看,也跟了过去。 刘心瑶到了顺天府衙,下了马车就挺着肚子去击鼓。 百姓们见她一个二十来岁的柔弱女子,刚受了那么大的惊吓。 此时满脸的泪痕,挺着个肚子在那一声声击鼓,都不禁同情起来。 顺天府的衙役刚出来,刘心瑶就大声哭着控诉:“恭王诬陷我家伯爷,今日更是派人杀我。” 衙役一听,恭王? 要知道他们这个顺天府,说起来是管理京城,但面对这些王公贵族也最是为难。 就在他们想要呵斥刘心瑶,胡乱攀咬亲王可是重罪。 刘心瑶又大声道:“我有证据!” 百姓们一听这话,再见刘心瑶此时的可怜样,都信了大半。 否则,谁没事去得罪一个亲王 在百姓眼里,那都是高不可攀的人。 衙役只能进去禀报。 汪府丞听到此事就觉得不简单,永宁伯府和恭王呀! 他有心卖永宁伯府一个好,毕竟他们汪家已经把余家得罪死了。他女儿和皇后更是水火不容。 但他这心底又没个底,这个时候但凡走错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这个时候就显出了上头有人顶着的好处。 “请府尹大人定夺!”他对那前来禀报的衙役吩咐道。 那衙役便又去禀报给白老爷子。 “皇上命本官管理京城,本官就要对全京城的百姓负责。我京城百姓,不论高低贵贱,到了这里,只讲一个法理。若是有人想以势压人,本官自会求皇上做主。” 白府尹一派慷慨激昂的发言后,才对衙役吩咐道:“快将人带上来!” 汪府丞听了他这番话,不得不佩服这老头装模作样的本事。 怪不得他到顺天府没多久,整个顺天府都以他马首是瞻。想他经营这么多年,本以为在顺天府算是有些底蕴。结果大部分人都被这老头收走。 汪府丞心里不舒坦,暗自骂道: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你这老头跟永宁伯府的人就是一丘之貉。 骂完又紧跟在白府尹屁股后头去了前面。 白府尹到了后,面上一派严肃。 “伯夫人,你说恭王殿下诬陷永宁伯,还派人杀你,你可有证据?” “有!” 刘心瑶这个“有”字可谓掷地有声,让人听着都信了五分。 刘心瑶说完后,不等白府尹问话,便主动将那支箭呈了上来。 “白大人,这就是刚才想要射杀我的那支箭。上次我家伯爷在詹事府中箭,我亲眼瞧见了那箭头被取出来。跟这支箭的,一模一样。” 虽然刘心瑶没提皇上被刺杀的事,但谁不知道林文杰上次中箭是为皇上挡箭? 这可是刺杀皇上! 汪府丞再次感叹,还好有上峰顶着。就算这样,他现在也慌得一匹。 白老爷子一听就明白了刘心瑶的目的。 似问话,似提醒,依旧一脸严肃地问道:“这和恭王有何关系?” 刘心瑶气愤道:“那人射杀我不成,便跑了。我的护卫追出去,看着那人进了恭王府,恭王府的人却不让我的护卫进去找人。” 汪府丞心道:你可真会想,还想进恭王府去搜人呢? 白府尹却是立即听明白了刘心瑶话中之意。 恭王府内已经安排妥当,搜出来即可。 但恭王府,可不是他说搜就能搜的。 于是,白府尹立即派了一个心腹去刑部,打算让刑部的人先去把恭王府各个门给看住。 他立即进宫请旨。 白老爷子刚到宫门口,就感觉不一样。 永宁伯夫人好似早就安排好,他进宫求见皇上顺利得不能再顺利。 比平日求见皇上快了三倍。 这自然是刘心瑶事先跟林云紫通过气。 林云紫早就让范公公和洪公公安排好。 皇上听了白老爷子的禀报,当即安排了锦衣卫去搜恭王府。 其实恭王府这边并未见到刘心瑶的护卫前来敲门。 他们被刑部的人守住各个门,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恭王亲自出来,刑部的人才说永宁伯夫人去顺天府告状的事。 恭王猜到永宁伯府的人在恭王府内使了手段。 他立即让府内的人自查府内的各项物件,但已经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