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335章 大明欺人太甚?张允修他定然极好女(1 / 1)

“失礼了失礼了”

安南使节阮文忠慌手慌脚地整了整衣袍,连声致歉说道。

“让二位大人见笑。”

他说起官话来,甚至还是一口两广腔调拐着弯,配上他那两撇鲶鱼胡须,模样实在是滑稽。

亏得朝鲜使节李仁信和细川幽斋皆是养气功夫深厚,才强忍着没笑出声。

可笑意刚压下去,三人便又陷入了沉郁的沉默。

他们皆非目不识丁的丘八,心里头自然清楚,窗外那铺天盖地的绚烂烟火,到底意味着什么。

难道真就是观赏之用?欢迎他们这些外宾,再庆贺一下元日?

李仁信长着张大饼脸,小眼睛眯在一起。

他望着窗外漫天华彩,发出声感慨说道。

“大明不愧是天朝上国,这般气象,若是能出现在我国,我李仁信死而无憾了。

依我看来,如今大明各处皆是物华天宝,若能开放儒道传播,与我等藩国互通贸易,倒是一桩好事。”

李仁信脑袋里头已经开始幻想,大明儒教正统抵达朝鲜,扫除一干弊病,让朝鲜也能跟这大明京师一般繁华。

“那烟火可做观赏,却也可做火炮!”

安南使节阮文忠率先坐不住,他拍案而起说道。

“二位难道还看不明白?如今的明国早已今非昔比!

从前的大明,好比是个体格健壮的壮汉,手里虽拎着刀子,我等虽敌不过,却还能借着天时地利周旋,叫他没法肆意跋扈。

可如今不同了——这彪形大汉的刀子愈发锋利不说,竟还捧起了书本!”

他言语中皆是忌惮之意。

可李仁信闻言笑了笑:“阮大使这话是什么意思?比起动刀动枪,以儒道教化、情理相劝,于我等藩国而言,难道不是更稳妥的事?”

“稳妥?”阮文忠急得一拍桌子,“比起硬刀子来说,这软刀子才最是杀人不见血!”

“阮大使未免多虑了。”李仁信连连摇头,“大明物资丰饶,岂是会觊觎我等搓饵小国?

依我看,与其琢磨这些虚无缥缈的事,不如想想如何谋求大明相助,这才是安南眼下最要紧的事吧?”

如今的朝鲜君臣,可以说是对大明死心塌地了。

阮文忠被噎得脸色涨红:“李大使你到底是哪国的使节?怎没有一点志气!”

李仁信也沉下脸来:“阮大使这是杞人忧天,还是别有用心?”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都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了一直沉默的细川幽斋。

真要算起来,倭国国内虽说动荡,可军力却要比安南、朝鲜强太多。

海上倭寇之患,可是让大明头疼了数十年,历经三代君主才根治。

比之这二人的意见,这位倭国大使的看法才是更为重要的。

细川幽斋却端着架子,慢悠悠地端起茶盏,轻轻嗅了茶香,再轻轻呷了一口。

这动作很是讲究优雅,(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