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从秦始皇开始

第54章 唐太宗(完)(1 / 1)

【除去妻子子女早逝外,陪同他征战治理天下的重臣们同样接连逝去。

贞观十七年,李世民为纪念陪同自己征战的功臣,在凌烟阁由阎立本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而在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贞观二年,屈突通卒于任上;

贞观四年,杜如晦病逝;

贞观六年,张公谨病逝;

贞观十二年,柴绍去世,虞世南去世,秦琼病逝;而在贞观十三年前,长孙顺德去世;

贞观十四年,李孝恭暴病而亡;

贞观十六年,段志玄病逝;

贞观十七年,侯君集因与李承乾谋反,被处死;同年,魏征去世;

贞观二十年,张亮因被告谋反处死;

贞观二十一年,高士廉去世;

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去世,萧瑀病逝;

贞观二十三年,李靖病逝。】

李世民的眼泪更汹涌了,感情自己的贞观二十三年之间,就是在不停地失去中度过吗?

观音婢早早走了,高明还因为谋反、结果也早逝,丽质年纪轻轻就去了,晋阳年岁尚幼(虽然此时还没有出生)……

自己的老臣们也都一个个离开,克明居然四年就病逝了!公谨也走的那么早!更不要说那简直是连着离开的贞观十二年……

在场的大臣们心绪复杂。既高兴于自己被陛下列为了二十四功臣之一,名传青史,永不磨灭;又因为得知了自己的死期、特别是那些死的比较早的人,而有些忧虑。

虽然除去此时已经离世的屈突通,就数自己走的最早,但杜如晦还是率先从情绪中抽离,开始安慰此时已经哭得无法自已的李世民,其余人也纷纷出言安慰,一说自己已经没有遗憾,一说陛下注意身体,生怕李世民这样下去身体真的出现什么问题。

东汉,建武十七年。

刘秀唏嘘不已:“这个李世民,实在有些惨啊。”

重要之人一个个离开,这就是天下最深重的痛苦。

【长孙皇后早逝,与接连生育以及她本身的病症密切相关。

生育对于女性的身体机能有着不小的损耗,每一次生育都是对于气血的亏损,而她本身还患有气疾,又要操持宫务,隐患不断累积。

而贞观九年,长孙皇后的母亲赵国太夫人薨逝,随后太上皇李渊驾崩,顿时诱发了气疾,病势沉重,药石无医。

至于李承乾谋反,那是一个常年积累下的结果。

李世民对待他和长孙皇后的几个孩子都十分宠爱,并没有因为李承乾是太子就有进行非常明确的差别对待,特别是魏王李泰颇受宠爱。本来这样还没什么大问题,但长孙皇后薨逝后,失去了母亲的调和,李承乾的心思越发敏感;此时,他又患上了足疾,行动不便;

随后,李世民虽然是出于好心和对儿子的关爱,为东宫选拔了一批谏臣——可实际上,不乏有谏臣将劝谏太子当成了自(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