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总部高层会议室的轻视与否定,如同投入深海的石子,并未在港岛掀起一丝涟漪。
陈秉文对此毫不知情,也无需知情。
功能饮料的蓝海市场岂是可口可乐那些专注碳酸饮料的高管,现在所能看清的。
他们的视野,早已被百年可乐王朝的辉煌所填满,被全球每一寸土地上冒着的碳酸气泡所局限。
在他们看来,饮料世界的版图早已划定:黑色的是可乐,橙色的是芬达,其他五颜六色的,不过是点缀其间的、无足轻重的小角色。
一款来自远东、味道奇特、主打“提神醒脑”的蓝色饮料?
那更像是一个区域性、小众市场的猎奇产品,或许能在其发源地掀起些许波澜,但绝无可能撼动全球碳酸帝国根基分毫。
这种基于路径依赖的傲慢与短视,对陈秉文而言,无异于一层厚厚的战略迷雾,完美遮蔽了所有的对手,为他悄无声息地开辟新赛道提供了绝佳的掩护。
所以,即便知道可口可乐全球总部发生的一切,陈秉文也根本不会在乎。
他此时正在研发中心与周志远团队一起,就如何将劲霸饮料用最低成本运送到北美和欧洲,商讨技术方案。
按照陈秉文提出的设想,周志远完成劲霸工业化配方参数后,随即开始劲霸的浓缩液研究。
但是,实验结果并没有达到陈秉文预期。
“陈生,浓缩液方案遇到瓶颈。”
我们尝试将劲霸原液浓缩至十倍浓度,但在常温储存或长途运输后,出现了两个致命问题。”
周志远教授眉头紧锁,将一份实验报告递给陈秉文。
陈秉文接过报告,目光扫过关键数据:“析出结晶?还有风味失真?”
“对。”周志远指着图表,“牛磺酸和部分维生素在高度浓缩状态下,溶解度下降,尤其在温度波动时极易析出白色结晶,影响观感和溶解性。
更麻烦的是风味。
薄荷脑、柠檬酸这些关键风味物质,在浓缩过程中挥发加剧,复溶后口感寡淡,原有的冰爽刺激感损失近半。
反复调整配方和工艺,效果都不理想。
要达到您要求的开罐即用、风味还原度高。
液态浓缩液这条路,目前看来走不通。”
陈秉文沉默了,液态浓缩液方案,是他为劲霸全球扩张设想的关键一步。
将高价值的浓缩液运往全球各地装瓶厂,在当地稀释灌装,能极大节省运输成本,提升供应链效率。
但现在,技术瓶颈卡住了咽喉。
“保质期呢?”他问道。
“即使解决了析出和风味问题,浓缩液在常温下的微生物控制也是挑战。
需要添加更多防腐剂,或者依赖冷链,成本和安全风险都大增。”周志远语气有些沉重。
实验室陷入短暂的沉寂。
陈秉文沉吟片刻道,“现有技术路线,短时间内难以突破?”
周志远(本章未完,请翻页)
请收藏本站: